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中图版)

CLC 分类号:G843 文件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 (2016) 06-000-02

摘要:通过对江苏大学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研究,揭示联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联赛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校园足球的进步。 本文主要通过走访大赛现场、采访参赛者以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等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建议:联赛主办方应转变组织思路,减少对学生参加联赛的限制,降低学生参加联赛的报名要求,并根据学校数量和当地经济情况调整分区,促进长远发展。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橄榄球联赛

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为推动校园足球进一步发展组织足球联赛,教育部、体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阳光校园足球运动,举办校园足球联赛。 但校园足球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校园足球训练体系不完善、校园足球训练不规范等; 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数量少,学校缺乏高素质的足球师资,校园足球发展不够。 受到学​​校的重视,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学习上,足球学生的数量正在减少。

对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找出制约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的可操作性,从而促进江苏省大学生足球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组织状况

大学足球作为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足球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大学足球的发展并不理想,联赛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弱化,赞助商也多次更换。

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作为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省级赛区,由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主办。 联赛一直致力于在江苏省高校推广足球运动,并于1995年举办了首届联赛。联赛分为高水平本科组、普通本科组和专科组。 总联赛每年5月、6月举行预赛,11月举行决赛。

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又称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大学生联赛。 联赛分为A组、AB组和B组比赛。 A组为教育部批准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学校比赛,A、B组为江苏省普通本科学校比赛,B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比赛[2] 。 江苏省足球联赛A组冠军队代表江苏省高校参加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南方决赛。 江苏A组和B组没有全国比赛。

(一)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现行组织架构

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预赛组织:南京赛区主办单位为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南京分会、江苏省足球管理中心。 主办方为南京林业大学。 苏南赛区的主办单位是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学院工作委员会苏南分会。 主办单位为江苏大学。

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组织架构:主办单位为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局。 协办单位为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办公室、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 主办单位为南京大学和南京职业信息学院[3]。

(二)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资格

参加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的资格为: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和录取的有关规定,须经考生户口所在地院校招生委员会审核并正式批准。 被录取并进入教育部大学生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新生招生与学籍管理系统》的全日制学生[4]。 思想政治上先进,遵守运动员守则,文化考试合格,经所在医院检查身体健康,适合参加报名项目的运动员。 凡属于进修班、职业进修班、专业进修班、短期进修班、代课进修班、电大、函授大学、夜大、职工大学、自修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系列的学生,等,以及从此类学校转入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得参加本次比赛。 享受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政策和体育学院自主招生的学生不得参加比赛。

(三)如何报名参加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

江苏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报名办法为:每所学校限报一支球队,每队可报名领队1名、教练员2名、工作人员1名、裁判员1名、运动员20名。 各参赛学校填写《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阳光联赛报名表》。 报名表须在比赛前1个月发送至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及各赛区主办学校。 逾期报名(以当地邮戳为准)将不被允许参加比赛[5]。

2. 日韩大学生足球联赛组织现状

之所以选择日本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日本和韩国都是黄种人,人种相同,身体素质相似; 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文化比较接近; 日本、韩国的国土面积与江苏省相近,地理位置也较近; 日本和韩国的足球水平都较高[6]。

(一)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组织现状

日本是东北亚的一个岛国。 它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个大岛以及许多小岛组成。 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共有大学690所。 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日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力[7]。 每年,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都会吸引日本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关注。 日本职业足球俱乐部从大学足球联赛中选拔优秀球员,如日本国奥队主力酒井高德、川本明人、山村和永井健等。 Yu,两人均来自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8]。 由于大量的足球人才通过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平台展示自己的能力,然后进入日本职业联赛,因此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被日本人称为J联赛的选秀场。

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除全日本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外,还设有首相杯大学生足球联赛、电装杯大学生足球联赛和地区联赛等[12]。 这些联赛增加了广大公众对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的了解,增强了日本大学生的足球实用技能,帮助大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比赛经验。 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组织者根据地理位置将日本大学分为九个地区。 每个赛区根据球队的水平和成绩排名分为甲级和乙级。 每年联赛结束后,联赛主办方会根据各队的表现,将积分低的球队从甲级升入乙级,将积分高的球队从乙级升入甲级[9 ]。

日本大学生足球联赛球队在大学接受的训练体系与职业球员几乎相同,包括综合体能训练、战术训练、战略训练、足球意识训练等。指导训练的教练一般来自日本大学足球俱乐部。无论是国家队还是职业队,他们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足球训练,拥有非常丰富的比赛经验和扎实的足球基本功[10]。

(二)韩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组织现状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国土面积约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 共有高等院校1300所。 近年来,韩国足球水平在国际排名中迅速上升。 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队甚至闯入半决赛。 韩国足球队取得巨大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韩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有序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11]。

韩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是韩国校园足球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校园足球联赛包括小学足球联赛、初中足球联赛、高中足球联赛和大学足球联赛。 韩国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也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 近十年来,特别注重学生的足球教育。 韩国加大了学校足球师资培训力度,建设了更多校园足球场地,完善了校园足球联赛体系[12]。 在韩国组织足球联赛,幼儿园里也有足球联赛。 目的是让孩子从小接触足球,培养他们与足球的关系,发现他们的足球天赋。 学生进入高中后,足球技能非常全面,足球理念也很清晰。 有些球员会在大学橄榄球联赛的看台上被足球俱乐部的球探发现。 当他们进入职业球队时,90%的职业球员都来自于大学橄榄球联赛。 对于没有进入职业队的大学球员来说,也有一条出路。 他们将进入学校,成为学校的足球教练,推动韩国足球的发展[13]。 大学生足球联赛期间,来自各大学的球迷会组成团体,跟随球队前往各大学为球队加油助威。 联赛期间,礼堂内座无虚席。 学校老师、领导、政府官员都会前来观看比赛。 普通社会人士也会来到体育场观看比赛,为学生们加油。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作为联赛主办方组织足球联赛,自身定位不明确,联赛动员力度不足。 我们要转变作风,明确职责,为各团队提供好服务。 对于已经参加联赛的球队,我们会根据他们的需要和要求,做好持续保障工作。 对于未参加联赛的球队,主动与他们沟通,采取可行措施解决问题。 如果大学没有校队,可以帮助组建校队; 如果没有培训体系,可以帮助引入培训体系。 对于苏北、苏中高校来说,如果因决赛名额较少而不愿意参加的,可以灵活增加名额。

(2)竞赛资格设置偏高,影响学生竞赛积极性。 建议放宽参与条件。 只要你对足球感兴趣并且是在校注册的学生,你就可以自由参加联赛。 当前形势下,首先应该简化规则,培养联赛知名度,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联赛。

(三)简化登记方式。 球队不需要有队长、教练、工作人员或裁判员。 只要有球队,就可以参加联赛,即使校队没有得到学校的官方认可。 大学生足球联赛基本上是大学生足球联赛,是一群热爱足球的大学生的集体比赛。 联赛需要自由的氛围,需要较少的行政干预。 从长远来看,联赛的繁荣有赖于大量学生的参与和关注。

(4)目前大学生足球联赛赛区过于集中,草根联赛影响力较小,不利于整体足球市场的培育,不利于调动学校参与的积极性。 建议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条件、院校数量等因素,组织各校代表队利用周末进行比赛。 这样既可以降低联赛的成本,又可以增加联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参考:

[1]金宇. 日本大学足球联赛体育赛事管理的启示[J]. 体育科学。 2007(1):65-66。

[2] 王帅. 浅析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解决[J]. 业务经理。 2010(8):339。

[3]徐金山. 日本青少年足球发展历程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2(5):15-18。

[4] 熊启敬. 日本大学足球职业化改革成功的文化分析及其对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启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3):9-12。

[5]张金明,孙政。 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赛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 甘肃科技透视。 2006(3):89。

[6] 韩慧君. 广东省实施“体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3):6-8。

[7] 王友明. 我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赛制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7):55-58。

[8]李宝生,张社平。 职业足球教练员基本素质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 2000(12):33-35。

[9] 李冰. 现代日本足球的概况与展望[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1(2):21-23。

[10] 李国辉. 普通高校足球教练员现状分析[J]. 文史博览会。 2007(18):23-25。

[11]周建平。 对中国大学生足球的思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4):23-24。

[12] 卓炯. 中国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发展前景分析[J]. 西安体育学报. 2004(4):39-41。

[13] 周峰. 对高校足球联赛制度的思考[J]. 沉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4):76-78。


上一条:(竞彩足球)换帅后风雨飘摇的切尔西能否力擒黑猫?

下一条:意甲直播:劳塔罗超越范巴斯滕跻身第16马拉多纳领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