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依然扮演着令人厌烦的角色。
23日原本是足协公布三级联赛准入名单的日子。 此外,还将发布期待已久的中超新赛季赛程和赛制。
为了尽快获得准入名单,不少球迷和媒体同仁纷纷涌入足协官网。 然而,他们找了很久,也没能得到录取名单的更新。
原来,由于紧急情况,中国足协领导紧急召开会议,导致2021赛季三级联赛最终录取名单的公布被推迟。
此前有报道称,足协将于3月20日公布名单,随后推迟至3月23日,现在将继续推迟。 时间待定。
原定于4月20日开赛的中超联赛还能如期举行吗?
01联赛金字塔正在摇摇欲坠
中国足协提到的突发事件大部分来自中甲俱乐部。
虽然这些俱乐部都提交了确认2月份工资和奖金按时发放的信函,但拖欠工资的真实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 薪资确认单已经成为一张废纸,甚至成为俱乐部在法庭上起诉球员时拖延的手段和证据。
昨天,微博上出现多起球员和俱乐部工作人员维权的案例。
BSU要求球员重新签订合同:BSU高层要求所有球员重新签订合同并接受减薪。 如果他们不签字1718赛季英超转播权,他们将不被允许签字。
淄博蹴鞠新投资方解雇全部球员和教练:淄博蹴鞠新投资方四川华金昨天打电话通知,解雇教练组和全部14名合同球员。
内蒙古中油老板携公章跑路。 球员没有拿到拖欠工资1718赛季英超转播权,直接被抛弃。
球员朱一凡声称,南通支云拒绝支付工资,并拒绝执行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其中,内蒙古中优和北京体育大学由于身份特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国家队的半壁江山,但维护球员权益的路还很长。
三年前,中国业余联赛与中甲联赛建立了升降级机制,实现了全国业余联赛(现中冠联赛)、中甲联赛、中甲联赛四级赛制的有序衔接。中甲联赛和中超联赛。
足协主席陈戌源
当时足协希望在此基础上扩大中甲联赛和中超联赛。 中国职业联赛的金字塔规划在PPT上已经初步成型。
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李毓毅透露了未来的扩张计划:
“下赛季中超联赛将由16支球队扩大到18支球队,中甲联赛将由24支球队扩大到20支球队,中乙联赛将由24支球队扩大到28支球队,然后扩大到32支球队,业余联赛(即中冠联赛)将进一步职业化。 扩容至48支球队后,全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将达到118个。”
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防部训练兵团的数量还没有现在中国足球队的数量多。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2019年中国职业联赛共有64支职业俱乐部,但当年低级别联赛球队却爆发了不少生存危机。
湖南湘涛,这家生存已久的职业俱乐部,新赛季开局艰难。 全队人员损失过半,让曾经辉煌的湘军陷入了困境。
提出三年升中甲、五年升中超的大连吉比特连连大胜,取得了精彩开局。 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现老大不见了; 舒昱辉被捕后,盐城大丰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支柱。
如果你现在上网查一下联赛扩军的事情,依然可以看到2015年、2016年各家媒体关于中超扩军到18队、中甲扩军到20队的相关报道。 那是什么时候?
那是乐视体育尚未爆发、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中超签下5年80亿合同的时候。
球员转会费动辄上亿,工资也动辄上千万。
但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泡沫越大,爆发时的危机就越严重。
事情是不可预测的。 2021年的中国足球,别说扩军,想要维持此前三级联赛的规模似乎都很难。
从长远来看,缩小联赛规模,改变投资模式,在不夸大情况的情况下健康发展,是中国职业联赛生存的最基本的前提。
此时此刻,究竟是面子更重要,还是内线更重要,中国足协的领导们一定非常清楚。 既然像江苏、天津这样的冠军老牌球队可以直接退出,不如更彻底地暴露问题,一劳永逸地建立制度和规则。
为了避免以后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02 女足超级联赛售价2亿
本周的另一则消息更让人唏嘘:BBC和SKY此前宣布与足协达成协议,将在三年内以2400万英镑(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女足英超联赛的转播权。
这是女足历史上最大的电视转播合同。
女子英超联赛转播权三年内售出2亿美元
原来女足超级联赛的转播费只有每场5000英镑左右,但现在和英超一样,依靠联赛版权实现了收入的巨大飞跃。
这无疑将使女足超级联赛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女足联赛。 能够提供最高的薪水就意味着吸引最优秀的球员。
比如,日本国家队核心岩渊真奈今年刚刚加盟阿斯顿维拉女足,澳大利亚顶级球星科尔效力于切尔西女足,美国女足名将亚历克斯·摩根加盟托特纳姆热刺女足。团队。
能够组建世界顶级的女足联赛,意味着这项运动将在当地获得更高的推广和参与度。
英格兰女足曾在2015年世界杯上获得季军1718赛季英超转播权,2019年再次杀入半决赛。 他们靠的是什么? 繁荣的联赛是基础。
事实上,除了联赛准入一再拖延之外,本赛季中超联赛的转播相关事宜尚未最终确定。
随着苏宁逐渐退出体育产业,10年内无人接手110亿版权交易,联赛价值注定会大幅缩水。
这也意味着各俱乐部每个赛季能获得的近千万的转播收入被彻底浪费了。
没有转播收入,疫情后的赛制让俱乐部损失了门票收入和现场广告收入。 中国足协怎样才能让这些俱乐部盈利呢? 如果俱乐部不能盈利,如何生存?
今年的女超联赛似乎已经彻底被大家遗忘了。 本来,去年的锦标赛比赛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兴奋。 这个联赛似乎就是为了这个而举办的。
今年,除了新科冠军武汉车都江大外,2019年冠军江苏苏宁女足也很可能随着苏宁撤资而回归体育局托管。 曾经的豪门大连权健也解散了。
足协2019年规定的标准是“每支中超球队必须配备女足队员才允许参赛”。 随着职业联赛危机的发酵,已经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了,或者说大家都选择了遗忘。
0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应该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目前看来,自上而下的模式只会导致一种后果——爆炸和退出。 在欧洲任何一个成熟的联赛体系中,发展都是自下而上自然发生的。
英国百年的足球发展历史,让英超联赛成为世界第一联赛。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庞大的联赛架构:
除英超联赛外,英格兰职业联赛(包括少数威尔士球队)还设有双周期组织的三个级别的联赛:英格兰冠军联赛( )、英格兰联赛一级( One )、英格兰联赛二级( Two ) 、其中A队共计92人。
此外,英格兰还拥有半职业联赛,包括英国议会全国联赛、南英格兰联赛、北英格兰联赛等11个级别,以及20多个地区联赛。 除联赛外,还将进行联赛杯(杯赛)和联赛冠军赛(杯赛)两项淘汰赛。
在如此完整的11级联赛体系中,粗略统计,英国足球俱乐部约有5300家,其中男子足球队数量超过7000支。
行业规模如此巨大,但顶级职业选手实际上占了多少比例? 事实上,大部分都是半职业选手甚至业余选手参与。
然而,中国的职业联赛体系与草根联赛完全脱节。 多年来,我们的职业联赛一直想用几十年的时间“超越英国、赶上美国”、“实现大跃进”,但历史告诉我们,注定会失败。
中国职业体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支撑每年几十支球队无序烧钱。
在建设中国职业联赛四级体系的同时,我们的校园足球和业余草根足球也需要关怀和政策支持。
否则,地基不牢的金字塔,无论多么美丽,也像一个泡沫,一触即破。
(格尔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