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抖音集团联合举办云发布活动,宣布抖音成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转播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战略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的夏季世界杯不同,今年的世界杯将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举行。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 三大视频平台听到这个消息后想必百感交集,因为世界杯是未来三年最大的体育赛事,受众非常广泛。 此外,短视频平台快手与抖音之间的“版权之争”也展开了拉锯战,尤其是在体育赛事方面,异常激烈。
如今,抖音手握世界杯版权,与快手、三大视频平台展开竞争。
各大资本布局体育产业,赛事转播权成争夺焦点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2015年至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从1.71万亿元增长到2.95万亿元,年均增长14.6%。 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体育产业发展增速有所放缓,但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约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面对体育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阿里巴巴、万达、苏宁、恒大、快手、字节、中国移动等巨头均已布局体育产业板块的建设。 据悉,2014年,阿里巴巴向恒大足球俱乐部投资12亿美元,获得50%股权。 2018年,苏宁开始布局PP体育视频平台,形成完整的体育投资布局。
职业体育潜力巨大,其中体育赛事转播权收入是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数据显示,2016-2017赛季欧洲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中超联赛和CBA电视转播的观众人数分别达到4亿和7亿。 大量的观众决定了转播权的高价值。
优酷率先争夺世界杯流量,成为泛体育泛娱乐典范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杯备受关注,各平台对其转播权的争夺也异常激烈。
2018年5月,优酷获得世界杯直播期间的直播权,成为我国首个获得世界杯直播权的互联网视频平台。 这对于提升优酷自身的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杯期间,优酷在用户增长和会员获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关数据显示欧洲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世界杯期间欧洲足球赛事电视转播权,超过1.8亿用户通过优酷观看比赛,超过2400万人通过优酷观看直播。 世界杯开赛后,优酷平台会员数量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优酷开始提升团队竞争力,探索体育赛事运营方式,从技术支持、节目创新、互动等多方面进行打造。 围绕世界杯直播,优酷结合自身互联网平台的特点,推出了多款节目,包括高清直播、专题节目、红包雨、PK等一系列具有网络特色的互动方式,对提高用户粘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杯赛事直播打开了优酷体育特色发展的大门,对增加优酷用户数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快手与抖音引发体育赛事版权之争
2021年6月,快手一举拿下东京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权以及短视频二次版权,成为首个获得奥运赛事转播权的短视频平台。 “双奥”在手,荣耀无穷。 数据证明,奥运会的引流效果也是非凡的。 东京奥运会期间,快手平台奥运相关作品和话题视频总浏览量达730亿次,终端互动总次数达60.6亿次。
快手的运动版图还不止于此。 去年10月18日,快手宣布与NBA中国合作,成为NBA中国首家内容二级媒体合作伙伴,以及NBA官方短视频平台和NBA视频内容创作社区。
与此同时,抖音也丝毫没有懈怠,成为2020年欧洲杯的官方合作伙伴。 欧足联开通欧洲杯官方抖音账号,与球迷分享精彩赛事。 此外,抖音还获得了2021年美洲杯的二次创作权,用户可以通过二次创作对赛事进行解说。 虽然抖音没有与冬奥会达成合作,但众所周知,在此期间,抖音也努力争权,邀请了谷爱凌等100名东奥运动员,还利用抖音开发了自制短视频节目。短视频。 视频记录训练和日常生活,参与赛事解说和体育科普,展示赛场内外的风采,从而抢占流量。
短视频利用体育赛事增加老用户在线时长
有网友可能会质疑,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主要以短视频为主。 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拿下体育赛事的版权? 事实上,直播赛事无疑是抖音快手弯道超车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 以爱优腾为主导的长视频平台获取流量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影和电视剧,但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风险极大。 相比之下,赛事节目的观众群体非常稳定,收视率自然很容易达到预期。
短视频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高于长视频。 他们更关心的不是吸引新会员,而是增加现有用户的在线时间。 体育赛事非常符合这个要求。 此外,活动节目可以轻松培养用户习惯,让观众更习惯观看长视频。
但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如何利用好世界杯转播权机会,打造基于平台运营的差异化发展新格局? 过去,优酷充分利用娱乐内容制作的经验来补充体育赛事运营的专业性。 组建了一支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解说团队,汇聚传统解说员、国足球员、球迷名人等主播,提供跨界解说。 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体验。 此外,世界杯期间,优酷还结合阿里巴巴生态,与天猫、淘宝、饿了么、盒马鲜生等以世界杯内容为核心的阿里产品合作,共同推出世界杯主题服务,使得衣食住行全覆盖,创造了优酷内容的大流量。
那么,五个月后,抖音如何通过多元化分工、协作,打造综合体育服务体系,尝试打造粉丝经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