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以来,每届世界杯都会推出官方宣传海报,到今年俄罗斯世界杯,官方海报已经出炉21张。
以下是这些海报的高清图片,21张图片定格了21个历史瞬间。每张海报都有自己的魅力,每张海报都有一定的设计背景或特殊含义,每张海报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快来一起了解吧!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张吧!
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乌拉圭使用当时装饰艺术风格的典型图案制作了这幅海报,开创了世界杯海报的传统。原版海报现已售出 20,000 英镑。
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
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海报由著名插画家吉诺创作。
1938年,法国世界杯。
亨利·德施负责设计 1938 年法国世界杯的海报,海报上展现了世界顶尖的球员。
1950年,巴西世界杯。
在毁灭性的世界大战结束十二年后,世界杯被视为加强国际关系的重要机遇,巴西人民选择了印有世界各国国旗图案的袜子来表达这一愿景。
1954年,瑞士世界杯。
瑞士队设计的世界杯图案与众不同,与以往的世界杯不同,扑救的男子没有穿传统的足球服。那一年是国际足联成立50周年,也是世界杯首次在电视上播出。
1958年,瑞典世界杯。
四年后,世界杯来到瑞典,瑞典的海报上似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足球在球员身上投下阴影的画面。
1962年,智利世界杯。
庞塞的海报设计是从 300 多个参赛作品中选出的,其中的足球被漆成红色,代表主办国智利的干旱沙漠。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1966 年是世界杯推广的重要一年,英格兰成为第一个创造吉祥物的主办国。威利狮子成为英格兰的象征,至今仍是如此。
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墨西哥对 1968 年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为该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因此两年后他们在世界杯上也效仿了这一设计也就不足为奇了。
1974年,西德世界杯。
1974年西德世界杯海报由艺术家霍斯特·谢弗设计,海报上射门的球员形象栩栩如生,不过有人认为球员的腿显得有些变形。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
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海报的设计非常简单,身穿蓝白条纹球衣的球员们拥抱庆祝的剪影。意义不言而喻,最终,潘帕斯雄鹰如愿以偿。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西班牙世界杯的海报设计颇具“西班牙风”,这幅作品出自加泰罗尼亚印象派画家胡安·米罗之手,几乎每一笔都透露着毕加索和高迪的精髓。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时隔16年再次成为世界杯东道主的墨西哥,此次的世界杯海报也再次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用一张照片,设计师安妮将阴影投射到阿兹特克建筑上,展现墨西哥的传统文化。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
对于一个想要展示其体育遗产的国家来说,像意大利罗马斗兽场这样宏伟的建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设计师布里通过在体育场周围布置世界杯决赛队伍的旗帜,向世界发出了“邀请”。
1994年,美国世界杯。
尽管“美国精神”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但23年前,他们仍然选择红色、白色和蓝色在海报上体现他们的象征。
1998年,法国世界杯。
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海报是由法国蒙彼利埃高等美术学院的学生勒加尔创作的,他的作品赢得了1998年世界杯海报设计大赛的冠军,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002年,韩日世界杯。
由于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国家联合举办世界杯,主办方认为各国艺术家可以共同合作,因此卞秋锡(韩国)和曹根(日本)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海报。
2006年,德国世界杯。
“现代性”是德国世界杯组委会的核心思想,组委会委托柏林一家机构设计了世界杯海报,海报设计成夜空下的足球图案,象征着德国对世界的接纳。
2010年,南非世界杯。
虽然只是在一个国家举办,但南非世界杯却成为了整个大陆的狂欢,因为这是世界杯首次在非洲举办。这张海报以非洲大陆的框架为背景,设计成一个小男孩的造型,创意十足,别具一格。
2014年,巴西世界杯。
设计师Karen尝试将巴西标志性的鲜艳色彩与亚马逊雨林作为海报的设计概念,并将巴西的国土形状融入海报之中,大家注意到了吗?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官方海报由俄罗斯著名艺术家伊戈尔设计,前苏联传奇门将列夫·雅辛成为海报唯一主角。
雅辛在1958年至1970年间参加了四届世界杯,并于1960年率领苏联夺得欧洲杯冠军。此外,雅辛还是唯一一位荣获金球奖的门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俄罗斯足球的象征——列夫·雅辛作为主角足球比赛海报素材,”俄罗斯副总理、2018年世界杯组委会主席穆特科说。“我相信这张海报将成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最令人难忘的标志之一,球迷和参赛者都会同意这一点。”
消息
消息树
每天都有世界杯的东西,随机的东西,看看就好。
1前往圣彼得堡体育场观赛的球迷有好消息啦!4月24日,圣彼得堡体育场附近的地铁站正式投入试运行。该站位于为俄罗斯世界杯新建的地铁3号线(绿线,-)延长线上,与圣彼得堡体育场直线距离约500米。此前,球迷们乘坐地铁前往体育场,只能在5号线(紫线)的十字岛站下车,然后需要穿过十字岛公园,步行1.9公里才能到达体育场,耗时至少25分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建车站将大大方便球迷,对体育场分流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该站位于地下25米处,最高客流量为3万人次/小时。5月13日,圣彼得堡体育场将举行测试赛,对该站进行全面的调试测试。
2俄罗斯民调机构“民意”基金会的民调结果显示,90%的俄罗斯民众相信俄罗斯能够保证夏季世界杯期间球员和球迷的安全。仅有5%的受访者认为俄罗斯政府无法保证安全,其余5%的受访者表示很难回答。尽管一些政府已经建议球迷出于安全考虑不要前往俄罗斯观看世界杯,但55%的受访俄罗斯民众相信外国球迷仍然会来俄罗斯观赛。3日,俄罗斯地区安全部副部长表示,世界杯期间,比赛前将禁止莫斯科体育场附近销售酒精饮料。禁令将主要涉及玻璃瓶装酒精饮料。主办城市将自主决定实施限制的时间以及酒精销售地点与体育场的距离。自2005年以来,俄罗斯就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禁酒令,效果非常好。此前,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已经宣布将实施更为严格的禁酒令。 不仅在体育场内,在设有大屏幕供球迷共同观赛的球迷公园()内,也禁止售卖任何酒精饮料。 4伏尔加格勒市政府官员宣布,俄罗斯世界杯期间,该市将为前来观赛的全球各地球迷提供游船游览服务。据悉,游览主要包括连接伏尔加河和顿河的运河风光足球比赛海报素材,并提供英文导游服务,全程耗时60分钟。“游客将乘船欣赏伏尔加河两岸风光,包括为世界杯新建的伏尔加格勒体育场。随后,船将顺流向南,通过运河进入顿河,感受作家肖霍罗夫笔下的迷人风光。” 5据索契市新闻发言人4月24日宣布,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为帮助球迷更便捷地前往索契观赛,将增加85个飞往索契的航班,总新增载客量达1.8万人次。 此外,有关航空公司还将开通飞往罗斯托夫、加里宁格勒、萨马拉等地的航班。
景观
照片和视频、历史和故事,总有你喜欢的东西。
·战斗民族的往事·
如果你喝的伏特加不够多,你就不会赢得禁酒运动
文:钱文
2013年新年伊始,俄罗斯政府又发起了一轮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自1995年起,电视、广播中禁止播放酒类广告,互联网和任何出版物中也难觅酒的踪影。
如今,俄罗斯人若想喝酒足球比赛海报素材,只能去餐馆、酒吧或者在家里,街头小摊禁止售卖烈性酒,超市在晚上11点到早上8点之间停止售卖任何酒类,伏特加、葡萄酒等也从食品中被归类为酒精饮料。
其实早在2007年,俄罗斯政府就通过了《限制啤酒及其制品零售和消费法》,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饮用任何酒精饮料,但似乎收效不大。禁酒令对于爱酒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没有什么比喝不到伏特加更痛苦的了。
俄罗斯人曾经开玩笑说,伏特加是俄罗斯男人的“第一任妻子”,我们喝的不是酒,而是灵魂!
俄罗斯的禁酒史与其饮酒史一样悠久,但比后者更加动荡、更加多事。
彼得大帝最初颁布法令,鼓励俄国士兵多喝酒,以提振士气。大量饮酒给国库带来巨额收益。彼得大帝趁机垄断伏特加酒生产,用所得收入支付战争费用。然而酗酒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很快显现出来。无奈之下,彼得大帝宣布法令,严惩酒瘾最大的酗酒者,可惜收效甚微。
尼古拉二世效仿彼得大帝,继续掌握伏特加的垄断生产权,以弥补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高额军费开支。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需要尽快稳定社会秩序,禁酒行动迅速被提上日程。过量饮用伏特加等烈性酒已成为社会稳定的绊脚石。然而,随着苏德战争全面爆发,斯大林撤销禁酒令,下令前线士兵每天必须保证至少饮用100毫升伏特加,以保暖、增强战斗力。随着战争的胜利,全民族的酒瘾又达到了新的高峰。一些苏联人甚至认为伏特加和“喀秋莎”火箭炮才是帮助他们赶走希特勒的致命武器。
赫鲁晓夫上台后,于1958年发动了大规模的禁酒运动,但禁酒运动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并随着他短暂政治生涯的结束而流于形式。
德国柏林柏林墙东边画廊的著名涂鸦——“勃列日涅夫与昂纳克之吻”。
勃列日涅夫本人是个酒鬼,有一次他在飞往苏格兰的飞机上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无法进行国事访问,所以他对伏特加的管控非常松懈。他曾说,俄罗斯人没有伏特加就什么都做不了。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位严格禁酒的领导人,他一上台就颁布了《消除酒瘾措施》,大批酒厂、商店一下子被关闭,民众怨声载道。戈尔巴乔夫失去了民众的支持。要改变一个民族500年的传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一看似严厉的措施不仅未能缓解当时的酒瘾现状,还催生了一大批自发的酒厂,食用糖几度断货,家家酿造私酒,伏特加酒的生产转入地下,但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次禁酒运动以失败告终。
叶利钦执政后,吸取戈尔巴乔夫惨痛教训,努力塑造亲民形象,经常在公共场合喝酒、聊天。
回顾俄罗斯历史上的每一次禁酒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而每一次大规模的禁酒运动又都会激发俄罗斯人对伏特加的又一轮狂热。可以说,伏特加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早已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像血液一样深深融入了他们的骨头里。
在普京时代,是否禁酒已经上升到“轻则激起民愤,重则威胁国家政权”的层面。葡萄酒产业经过百年发展,为政府源源不断创造税收,同时也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全面禁酒势必牵动多方利益,引发争议。因此,适度禁酒是普京当前的主要方向。
普京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酗酒人数减少55%,并提高酒精税额,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专家认为,可以尝试用葡萄酒和啤酒逐步取代伏特加等烈性酒的方法,但没人能预测这种用酒精戒酒的举措会有多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