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伟报道了首位征战中超联赛的香港球员吴伟超,他曾效力于申花、绿城,作为中后卫,曾与范志毅、杜威、李玮峰等搭档。用他自己的话说,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与国内三代最佳中后卫搭档。
退役后,吴伟超与老队友孙吉一起,成为吉祥青训的青训总监,转型做教练。今年冬天,吴伟超参加了B级教练员培训班,将自己的执教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吴伟超一直对中国足球充满希望,他坦言中国足球至少还有50%的进步空间。
◆《足球》:您现在做什么工作?
吴伟超:我退役大概有一年了,老板(孙吉)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来他的俱乐部(上海吉祥青训)当技术总监,这个机会很好,在这个岗位上我要管理教练组,要跟队员聊技战术。如果现在直接当教练,今年可能达不到要求,现在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提高。
这一年我也学到了很多,能看教练带队,有机会和国外教练交流。暑假跟他们一起参加了比赛,先是参加了广州的恒大杯,但是成绩不太理想,5场比赛输了3场,平了2场,排名倒数第二。然后我们在五星荣耀青少年锦标赛金盘组的U12级别比赛中夺得了冠军。五星荣耀是一个水平非常高的比赛,最后我们打了七场比赛就夺得了冠军。经过这一年,我和孙吉总结说,我觉得我们队的成绩比较好,胜率比较高。这次带队的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去年,作为浦东校园足球联赛的主教练,我带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夺得了浦东中小学足球联赛U17冠军,打破了申花合作学校江镇中学对这个冠军十余年的垄断。在前不久结束的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中小学组)高中组比赛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夺得了亚军。在此之前,我们学校从来没有进过上海市前三名,更别说夺冠了。上海市比较有实力的球队是同济中学和大同中学,虽然没能打破他们的垄断,但能夺得亚军,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经过这一年,我很感谢孙吉给我这个机会。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别人给你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我从球员转行当教练,也没有相关经验,刚带队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也很好奇吴伟超能不能带队。这种看法很正常,毕竟球员是球员,教练是教练。去年我经历了很多考验,得到了很多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虽然不敢说进步很大,但也开了个好头。从去年到现在,不管是当教练还是当管理者,我都学到了很多,我觉得在这条路上我还是可以的。
◆您还作为上海U13队的助理教练参加过青运会吗?
去年我在青运会上担任助理教练,随上海U13队去了云南昆明,我们上海队拿了全国第二名。一开始我们也没给自己定什么目标,觉得能出线就不错了。全国第二名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们参赛的队员都不是顶尖的,最好的队员都抽调去备战全运会了,所以也没定什么比赛目标。第一名是青岛,大部分都是国青队的主力队员,也只输了1比2。
▲吴伟超、杜伟、孙吉(图自)
◆孙吉是怎么找到你的?
说来也巧,2006年我在中邦踢球,正好有上海联队的比赛,队里有上海各家俱乐部的球员,特别是申花的球员,很多都是国脚,他们不一定知道我是谁。当时公布名单的时候,都是国脚,我是最不出名的。有一天,我看见了孙吉和孙翔。孙吉跟我打招呼,孙翔也跟我打招呼,不过他比较内向。我和孙吉经常聊天,慢慢就熟悉起来了。
后来我转会到了申花,孙吉踢右后卫,我踢右中卫,我们经常一起踢球,交流频繁,配合默契。我跟他交流多了,发现我们有很多相似的想法。后来我去了绿城踢球,孙吉也去了。踢了一年,我就回香港了,孙吉也因伤退役了。那段时间,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离开香港后,我去了天津踢了五年,后来又在微信上跟他联系上了。离开绿城之后,我们至少有三四年没联系了。
孙吉五六年前创办了现在的公司冠博,退役前两三年我也在想退役后干什么。当时香港很多俱乐部都邀请我去当助理教练,他们觉得我经验丰富,还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有一个香港球员退役后就安顿下来做青训,坚持到现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我觉得他们能坚持下去太难了,太多球员职业生涯只踢足球,跟社会上很多东西都脱节了。但他却很成功,改变这么大,做得这么好,我很惊讶。
◆作为一名青少年训练师或教练,您的短期愿望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说球员踢球是为了钱,其实不然。有些球员,比如我和我的朋友们,踢球是因为热爱足球。我能来上海踢球,要感谢上海俱乐部给我机会。如果没有这些机会,我只能踢普通的足球,可能就只能踢中甲,职业生涯会很平淡。如今我回到上海,希望回馈上海,帮助当地的青少年。我们也是从少年时代走出来的,都有自己的足球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年轻人达到属于自己的高度。
青训是中国足球的未来,我们会靠他们一步步向前走。我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很多教练都有教练证,有A级的,有职业的,但是没有俱乐部找他们带队,毕竟球队就那么多。我相信一步一步来,就像我和孙吉是理念一致的人,感觉我们都是踏实的人。
如果现在有职业球队要我去执教,我肯定不敢去。我知道我的能力不够,很多事情我都无法掌控。就算到了那个位置,我也学不到什么,最多能拿到更多的钱,更好的待遇,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一步一步来。我在香港踢球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自己能踢中超?怎么会想到自己会在虹口首发?
▲吴伟超参加B级教练员培训班
◆足球:还记得第一次在虹口首发吗?刚到康桥基地的时候?
吴伟超:我记得第一次在虹口为申花踢球,赛前激动得哭了,真正站在赛场上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其实刚到申花基地的时候,我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我拖着两个行李箱进了康桥,我的房间是302成龙足球俱乐部图片,程亮的房间在左边成龙足球俱乐部图片,年纪大一点的球员有自己的房间,年纪小一点的像毛剑卿,两个人一个房间。我走出看台,经常看到媒体。我们三点半训练,两点半他们就来采访,有时候我会跟他们打招呼。我记得我代表申花出场是替补,2006年足协杯对阵河南建业的时候我代表申花首发出场,那场比赛我进了两球。
2006年和2008年我在虹口踢球的时候,球队从来没有输过球。2006年杜威受伤后,我和李玮峰一起踢了15场比赛,丢了7个球。媒体说那是申花队史的最低失球。媒体写我是幸运星。我上场后,申花队没有输过球,他们说会给我机会。这些我都记得。
我在申花的第一年很开心。当时申花实力很强,郜林、毛剑卿、张玉宁、于涛、谢晖都得坐板凳,这些人在其他球队都能打首发。每次18人大名单公布,总有人不高兴,因为替补都是国脚。当时在申花,我的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处理这种关系?首发只能进11人,应该是球员最强的时候,球迷文化也很棒。
每次赛前热身,看到球迷们,我都会很激动很兴奋。每次我们赢球,都有球迷围着大巴给我们加油。我觉得足球需要这样的氛围,激发球员的兴奋感,让他们好好踢球。我爸告诉我,他在越秀山踢球的时候,座位上都挤满了人,训练的时候就盼着比赛那一天的到来,如果比赛打得不好,大家都会骂他们。如果赢了,他们走路回家至少要30分钟,球迷们会一直护送他们。在他们那个年代,球员们没有多少钱,但这种热情是一样的,这也是球员们向往的。
人刚开始踢球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是为了钱踢球,我也一样,一直踢到大了,还是保持着这种感觉。钱固然是一种动力,但那种热情很难保持下去。国外就有这样的氛围,每周都有几万人来看球,把它当成一种信仰。踢球的人肯定是争强好胜的,不想输,也不想丢面子。如果每次比赛都输,你就不想踢了,球迷会骂你,就算球迷不骂你,你心里还是会难受。
现在当教练,我也很看重孩子们有没有这种竞争精神,这种胜利精神。你看梅西,球队踢得不好的时候,他那眼神就像在说“我一定要赢回来”。C罗就更不用说了,他那眼神、那表情,光是看电视,就能看出来他有多想赢。
▲ 与李玮峰双人包夹王晓龙(via)
◆从球员到教练,以您自己的经历来说,您认为现在对于学踢足球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相信,只要有梦想,脚踏实地,就一定会实现。我在顺吉的俱乐部也是如此。我们不仅教孩子们踢球,还教他们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这些细节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即使他将来不能成为一名球员,他也可以无缝地在社会上工作和学习。团队运动可以给人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与社会上的同事和老板沟通,与人建立联系。我们希望教他们学会这些小细节,这些细节比踢球更重要。
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刚开始学踢球的时候,教练就跟我说,要学踢球,首先要学会做人,你不懂得做人,怎么踢球呢?所以踢足球对于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你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这些都很重要。我曾经跟孙吉聊天,问他小时候一起踢球的朋友,有几个成功了。他说不多。我们都发现,小时候踢球踢得好的那些朋友,成功的人很少。现在成功的球员,大多都是小时候勤奋刻苦的。香港是这样,内地也是这样。
我和孙吉不一样,他出道于中超豪门申花,而我出身于香港比较穷的球队,后来在内地发展,才逐渐来到申花。孙吉和孙祥两位国家队球员,以前都是我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人,而我却能成为他们的队友,2005年还和曾担任英冠队长的范志毅搭档,这些经历都是我始料未及的。
十几年来,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和国内三代最好的中后卫搭档。首先是范主任,然后是李玮峰,然后是杜威。这个机会应该很难得。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范主任退役后,国家队的中后卫搭档是李玮峰和杜威。我不知道替补是谁,因为替补始终没有上场机会。
我的队员们有着丰富的职业经历,他们能看到很多其他队员看不到的东西,这也让我带队受益匪浅。我告诉队员们,遇到事情要冷静。记得去年我带队打了一场比赛,有一场非常艰难的比赛,我们在比分50-50的时候被判犯规,进攻时被判越位,如果是其他教练带队,可能好几个队员都会被红牌罚下。但那场比赛我的队员从头到尾都非常冷静沉着,裁判错判或者漏判,他们从不跟裁判争辩。最后我们夺冠的时候,很多队员都哭了。很多队员领奖后都说:“谢谢吴教练,这个冠军是你的。”这个冠军是队员们自己得来的,不是我得来的,最终靠的是他们在场上的冷静,才能赢得比赛。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当他们步入社会,可能会看到很多公平与不公平的事情,但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去面对;他们上学时可能没有遇到这样的经历,但通过踢足球,他们可以学到很多除了足球以外的东西。
作为球员,以前我觉得教练不重要,谁带队无所谓。后来年纪大了,特别是当了天津队的队长,我的想法和观点可能就变了。当球员只需要照顾好自己,打好比赛,当你当队长就不一样了。你还要照顾好身边的队友,和教练、裁判多沟通,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以前是个比较冷静的人,但不擅长沟通,踢球都是自己一个人踢,到天津当队长的时候,我尝试沟通,刚开始不习惯,觉得很难,加上我又不是内地球员,时间久了,就觉得要主动沟通,不然怎么树立榜样。
▲效力于天津松江队(图)
◆《足球》:跟我说说成龙足球俱乐部图片,你是怎么回来踢足球的?
吴伟超:有时候我跟我爸聊天,说香港球员有实力在内地踢球的不多。我14岁才开始在草地上踢球,连长传都不会,很多香港前辈都认为我达不到现在的水平。我从香港回内地踢球,放弃了高薪,当时港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00比106,我19岁的时候在香港最好的俱乐部,一个月工资2万港币,在内地一个月只能挣4000人民币。
记得我刚去广州的时候,我19岁,队友们都不把我当回事。这很正常,因为他们的水平比我高很多。后来我在这个队站稳了脚跟,他们也接受了我。后来我去了南京,当时我知道广东的球员能出去踢球的很少,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我就想,既然能从香港在广州站稳脚跟,为什么不出去到其他省份试试呢?
后来我一步步去了中邦,然后去了申花,然后去了绿城和天津。我记得我退役的时候发过一篇文章,说如果没有很多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取得这么美好的职业生涯。我回到家,看着自己每一件球衣,都会流泪,会想起很多细节。我是一个感性的人,会回忆起很多美好的事情。以前的挫折都是宝贵的经历。我会记住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
◆为什么选择放弃高薪,来到大陆谋生?
因为我喜欢足球,不只是喜欢,是热爱。趁着年轻,我希望多做点事情。如果从钱的角度看,如果留在香港,一个月能拿到2万块钱就太好了,这可是香港白领的工资。我当时才19岁,当时已经是香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了,如果留在香港,可能22岁就能成为香港最好的中卫了。但内地足球水平高,我想看看自己的上限在哪里。我刚到广州,大概20岁左右,当时球队筛选了60多个队员,留下了30多个队员,我就留下来了,虽然一个月拿到4000块钱的工资,但我很开心。
其实看到合同的时候我很开心,经过残酷的淘汰,我脱颖而出拿到了这份合同。对方说一个月4000元,如果要谈钱,我就跟对方砍价,说我在香港一个月挣2万,回来试训的机票、伙食费都要自己出。但当时竞争很激烈,每天都有很多选手来试训,很多人都被淘汰了,我就想着自己不能被淘汰。
我每天训练得非常刻苦,当时一共有六十多个队员,分成四个队,A、B、C、D,我是D队,后来从D队转到C队,再转到B队,在B队排名第六,最后进入了20多人的名单,所以能留在队里,我心里非常开心。
我至今还把和俱乐部签的每一份合同藏在家里,有时候会拿出来翻看,不是为了看俱乐部给了我多少薪水,而是为了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好开心,从4千到2万、3万。我不是特别看重钱,而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不会和别人比较,不会想“我拿1万,他怎么能拿2万”之类的事情,希望自己能踢好,将来能拿到2万、2.5万。我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是想要那么多钱,当然我需要钱。我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但能回内地踢球,我还是挺开心的,至少不用吃饭,不用用家里的东西。
◆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你小时候踢足球时会感受到这方面的压力吗?
15岁以后,我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16岁拿到第一份合同,月薪3000港币。我想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父母对我影响很大,我爸爸踢球踢得非常好。我踢球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我踢不好。我爸爸受到的打击比我大,他听到这样的话,肯定比我更不开心。我听了就跟没事人一样,回到家躲在被窝里哭。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会哭,然后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要成功。成功之前,我的胳膊断过,之前比较瘦,三年断过三次,去比赛才恢复,又断了。妈妈抱怨,说我还没成功,还没赚到钱,已经受伤了,踢球还有什么意思?妈妈听到这些讽刺的话也很不高兴,问我是不是要不踢球了,干点别的。自从妈妈说了这些话之后,我就没再哭过。我想,越是艰难,越是困难,越要踢球。
我17岁就加入了职业队,之后又去英国踢了四个月的球。那段时间,我真正见识了高水平的足球。看到一线队、预备队、青年队都在一起训练、吃饭,但是青年队要帮预备队擦鞋,预备队要帮一线队擦鞋。还看到一个教练在训练一个预备队球员,为什么呢?原来是周五有一场比赛,他忘了给一线队球员擦鞋,然后他就一场比赛都没踢了。那时候我才明白,他们的足球理念就是这样,一层一层,遵守着足球的规则。我觉得给前辈擦鞋不是坏事,而是一种激励。通过你的努力,以后你也可以这样做。
去年我和孙吉去了西班牙的瓦伦西亚,瓦伦西亚一线队的训练场在基地中央,预备队在旁边,青年队在最远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激励,鼓励年轻球员要努力往中锋走。人家不会直接告诉你,而是用待遇来告诉你,要努力往中锋走。
15岁那年,我代表香港队打了一场比赛,对阵印尼队,结果1-4输了。我很纳闷,我们明明是香港最好的球员,为什么打得这么差。赛后,很多球员都在嬉笑打闹,我很不服气,为什么会这样?心里很不开心。现在还是这样。在教育球员的时候,我不会直接批评,指出他们的问题,而是让他们慢慢看到、慢慢理解。每个球员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多鼓励他,他肯定会越来越好。
▲小吴伟超与父亲及成龙大哥合影
◆《足球》:你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受到鼓励?
吴伟超:我需要被压制。我19岁那年的恩师是改变了我一生的郭家明。19岁那年,我也曾嘻嘻哈哈,他评价我“笑看风云,享受人生”,说我不够认真。我需要这种压制。也许我喜欢开玩笑,但被逼的时候,我会很认真。我很感谢这些教练鞭策我。如果没有这样的恩师,我也不会这样。我在青年队的时候,每天都加练,后来他看我勤奋,就把我提拔到一线队。一线队练体能的时候,我总是第一名。
有一场球赛,郭教练让我打首发,踢了三个月后,我就加入了香港队,那应该是2001年,我还获得了香港最佳年轻运动员。后来我很感谢内地俱乐部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不然我的潜力根本激发不出来。我在广州的第二年就成为首发,就想出去试试其他平台。当时广州队想留住我,让我开个价,我说不是钱的问题。然后我就一步一步走,来到了申花。钱和待遇都不错,但更重要的是申花这种豪门俱乐部,别说我这种香港球员,很多内地球员都挤不进去。每次坐大巴去球场,我就想,不管代表香港还是上海,都要努力拼搏。
我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平台都很好,但对我命运影响最大的还是申花平台。我身边都是国家队球员,郜林、毛剑卿、王洪亮、邱盛炯、谢晖、张玉宁都在替补席上,每次上场都像做梦一样。我珍惜每场比赛,哪怕只有一分钟、五分钟,我都会拼尽全力去踢。这五分钟是我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拼出来的。现在我当了教练,不管面对U13、U14、还是U17的球员,我都告诉他们,一定要珍惜上场机会,每天努力训练,才能得到替补的机会,从五分钟到十分钟。这种机会是买不到的,不像其他东西可以用钱买到。
说白了,你花钱请人上场,你上场后大家就看到你的表现了。这次表现不好,下次你还敢上场吗?我在英国呆了几个月,我跟我爸说,如果我能去英超踢球,我踢十分钟就举手喊走人。我踢不了球,一是能力不够好,二是队友、球迷、媒体接受不了我的表现。我为什么总跟他们说要勤于训练?因为你踢完球大家都在看你,压力很大,但对我来说是动力。宝贵的上场机会,都是靠规律的训练挣来的。
◆踢了这么久的足球,你觉得自己最擅长什么?
在我成为职业选手之后,很多前辈都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倾听。我喜欢听任何人的建议,我会认真倾听,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这对我很有帮助。现在做教练,我也会经常听取身边其他教练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然后我会总结出来,这让我更加客观。
我爸以前在国家二队踢球,在北京踢了两三年,后来因为寂寞偷偷回了广州,后来他后悔了,说如果留在广州,事情可能不一样。他一直鼓励我有机会就出去,不要留下遗憾。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跟我爸他们那群四十多岁的人踢球,听他们聊天。我喜欢听他们讲故事,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讲自己的经验、道理。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听老人讲故事。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你说什么都能听懂,关键是他们愿不愿意听你的话,能不能听你的话。他们听了,就会有很多改变。
我执教U13、U17的时候,有些球员会听我的话,改变很大,他们的父母会来感谢我。我爸说他只是给我建议,最后我还是一步步走自己的路。现在轮到我了,我把我的经历告诉我的孩子,让他们一步步走自己的人生。但是时代不同了,孩子听了之后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代表我就总是对的。现在足球能让我结交很多不同的朋友,听到很多不同的东西,给我带来很多财富。所以我说孙吉很了不起,退役之后当了老板,做了那么多事,认识了那么多人,还做得那么好,对我的影响很大。
▲吴伟超与父亲
◆我在朋友圈看到你的帖子,你爸爸获得广东足球70年荣誉奖了吗?
我知道我爸以前很有名,他踢到40岁才退役,但我没看过。我爸那个年代,国家队一半球员都是广东人,虽然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我爸走在街上,人人都知道。现在正好相反,媒体报道多了,人们娱乐多了,就不怎么关注足球了。
我十岁的时候,我爸带我去越秀山,他在那里踢球。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在越秀山踢球。第一次踢球的时候我哭了。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我就哭了。那种感觉太奇怪了,太不可思议了。我爸也看了这场比赛。我觉得我爸的事业比我成功。我爸觉得我比他懒,哈哈哈哈。我爸那个年代,踢球的人比较多。每一代人都不一样,如果我爸是这一代人,可能还不如我。我爸承认,有一点我比他强,我在虹口踢球。
我对17岁或18岁的孩子感到非常感激,但我觉得我的训练大约是我练习的,我觉得我会练习一些训练他问我是否尴尬地练习了球,然后我练习了我的脚步,他不得不练习,所以我在练习我的脚步时,他不得不练习。
有时我会问我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但我也是最后一个,是23人名单中的第22位。
当我们参加我们的球队中,我的球员比他更糟糕的是,我的年龄较差,但他现在会让他呆了五分钟,但我始终在5分钟后,我会跑得越来越多。毕竟,对于让这个孩子玩的主教练,当我19岁那年回到广州时,他一直在与所有人一起训练,每个人都在为圈子而战,没有带我去,所以我笑了,问他们是否可以带我去。
现在,我愿意给每个人都认真对待,但我愿意认真对待每一个球员。但是,当他在体育学校与柔道运动员踢足球时,即使他们拥抱他,他仍然可以越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