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队提前一轮锁定中甲冠军,小城球市火爆令人惊叹

延边足球市场一直令人瞩目。

延边队的主力队员,除了外籍球员外延边长白山足球俱乐部,全部都是当地人,这在国内也是很少见的。

■记者陈海翔

风寒凛冽,气温逼近冰点,延边或许把所有的温暖都聚集在了延边省体育场。

全场3万余名球迷,亲眼见证了自己喜爱的延边足球队4比0战胜湖南湘涛,提前一轮锁定本赛季中甲联赛冠军。“虽然穿着短袖,但心里暖洋洋的!”延边球迷俱乐部主席张斌激动地说。

幸福的感觉弥漫在他身边,甚至弥漫到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口只有215万,长白山俱乐部所在的延吉市人口也只有60万左右。用“傻子”来形容延边​​人或许并不为过。无论是中乙还是中甲,这里的主场上座率都是有名的。延边队的下一个主场将是2016年的中超联赛——时隔15年,延边足球终于重返中国足球的顶级联赛。

一年前,延边人还在担心球队在中甲联赛垫底,担心球队会降级。但随后惊喜接踵而至。先是前面两支球队因欠薪无法完成注册,延边得以顶替,继续留在中甲。随后,阵容没有做太大调整的球队,在本届联赛中继续发挥出色。现在正是幸福的高潮,那支曾经震撼中甲的延边队又回来了。

这一切看上去像是一个奇迹,然而又一切又显得那么自然。

体制内的团队也可以是专业的

“今年延边队晋级中超,可以说是给‘金钱足球’一记响亮的耳光。”坐在一家装饰公司二楼的办公室里,延边球迷协会的“负责人”张海明笑着说道。

本赛季,延边队的总投入只有4500万元,在中甲联赛中属于最低的水平,而同级别的球队投入上亿的却有好几支,这些志在晋级中超的豪门球队几乎不把延边队当成竞争对手,但谁也没有想到,延边队竟然在整个赛季中领跑,笑到了最后。

早在甲A时期,延边队就“缺钱”,2000年降级甲B,同年年底,延边将甲A队和参加甲B的资格卖给了浙江,也就是后来的杭州绿城队。以二、三级联赛球队为基数组建的新延边队,从中乙联赛起步,白手起家。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当地缺乏资金雄厚的企业,市场相对较小无法吸引外资,延边俱乐部十余年来一直处于政府托管之下。明年,延边队将成为中超联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个近年来已成资本对峙的“烧钱”联赛中,被孤立在角落的延边队是唯一一支“体制内”球队。 这会是一个有趣的对比,就如同在延边足球人的语境中,俱乐部的总经理仍被称为“主任”。

“我不能完全认同你所说的‘体制内’”,延边州副州长傅文彪对记者说,“延边队虽然是政府管理的球队,但很多方面,我们比很多走市场化道路的球队更专业。我不关心球队的首发阵容,也不关心奖金怎么分,也不关心举办什么大型赛事,我只关心三点:规划、基础、保障。”

傅文彪的处事原则,在分管足球俱乐部的延边州体育局副局长于长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伸。自2010年执掌俱乐部以来,于长龙一直为谁来当俱乐部主任而苦恼。“体制内的官员难免会存在一些官本主义的问题,该管的管不着,不该管的管得乱七八糟。延边足球在这方面吃的苦头很多。今年,我对俱乐部主任的要求很简单,一是不要给教练添麻烦,二是不要给球员添麻烦延边长白山足球俱乐部,权力一定要交到真正专业的人手里。”

权力永远是相对的,只有被制度锁定的权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于长龙说:“我们不会管主教练怎么分配奖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随意分配。分配制度是第一位的,只有按照制度来,才能服众。”

“在我看来,这是一家非常专业的俱乐部,”带领球队创造奇迹的韩国主教练朴泰夏说道。“我认为俱乐部高层绝对不能在赛场上影响主教练的任何想法,否则会大大削弱教练的威望,并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幸运的是,今年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麻烦。”

用最简单的管理、最合理的制度、最冷静的心态,凝聚球队最强的战斗力,是于长龙总结的俱乐部管理之道,而球队也用成绩证明了它的有效性。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困扰了不少中超豪门。

中超征程充满艰难与希望

延边与湖南比赛前一天,傅文彪在俱乐部会议室下达了规划指令:“关于俱乐部明年战略合作的要求,第一,球队名称必须保留延边,第二,球队不能离开延边,除了这两条,其他的都可以谈。”

今天的延边足球辉煌无比,但明年就像是人生中的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于长龙表示,在他的设想中,俱乐部明年的投入会在1.5亿元左右,但这只是希望,距离成为现实还很远。“为了达到中超的准入标准,肯定会有一些长期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准备花这么多钱买球员。我们是一支平民球队,明年不会像其他俱乐部那样花钱买大牌的外援和国内球员,我们只会买适合的。”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延边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俱乐部的发展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球队会愿意接受“中超一年之旅”。于长龙说:“这两个月很关键,比联赛开赛更重要。球员们现在可以沉浸在晋级中超的喜悦之中,但如果我们俱乐部高层也这么做,那就完了。”

与湖南的比赛结束后,俱乐部与主教练朴泰夏共同宣布双方续约两年,引得球迷欢呼。在完成续约的前一天晚上,于昌龙语重心长地对朴泰夏说:“你今年刚来延边,社会关系还不算复杂,但未来摆在你面前的难题和诱惑会越来越多,希望你能像今年一样,一直忠于自己的职业素养,不要被外界所干扰。”朴泰夏听了这话,认真地点了点头。

尽管设立了诸多制度,但于长龙其实对这位韩国主帅很放心。直到今天,朴泰夏的住所还在基地四楼,距离市区十多公里,周边荒无人烟。“我没有时间去做你们所谓的娱乐活动,没有延边队就没有我如今的成就,未来我也会继续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足球上。”朴泰夏和延边队相得益彰。这位前韩国国家队助理教练此前没有独立执教经历,延边队给了他舞台,他发挥出色,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朴泰夏早已清楚未来的困难,“明年我们球队肯定要调整,以现在的人员打中超会很难,但我也会用延边队独特的优势去对抗其他中超球队的弱点,这个优势就是韧性和意志,这里的球员和韩国球员很像。”

俱乐部的放权、主教练的自信,以及韩国球员特有的韧性,意味着明年延边足球或许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脆弱。“我当然知道外界对延边队的评价,”傅文彪说,“但不要太早下结论。去年我们降级的时候,有谁想过我们现在能进中超吗?这就是足球的魅力。”

(本报10月25日延吉专稿)

“如果他不踢足球,那他还算什么人?”

■记者陈海翔

奇迹从何而来?秘诀无非就是坚持。

延边足球历来人才济济,包括高中勋、李洪军、金光洙等名将,如今又有朴成、金敬道等实力球员,这都得益于延边足球的雄厚基础。来自延边五中的初二学生朴毅今年获得了《谁是足球王者》东北赛区冠军。他告诉记者,延边的男生很少有不踢足球的。“我从小就跟爷爷爱上足球,看延边队的比赛。你去延边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到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但操场上却全是踢足球的孩子。”另一名被俱乐部选派到意大利交流的延边足校学生朴进毅说,“小时候,爸爸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踢球算什么男人’。”

正是这种足球文化的传承,让延边队成为了一支纯粹的本土球队,除了三名外援,主力队员全部来自延边,延边俱乐部目前拥有1997年至2003年的四支青少年梯队,完全不用担心人才供应问题。

成功还源自球迷们不屈不挠的坚持。甲A时代,每场主场比赛,都有超过4万名来自人口50万的延吉市的观众前来助威。买不到票的球迷甚至爬上球场外的树上看比赛——这就是中国足球史上著名的“树挂”。如今的延边队依然是球迷心中的“宠儿”,本赛季,几乎每场主场比赛都能让容量刚过3万的州立体育场座无虚席。“如果我不支持延边队,回家会被老婆孩子骂。”延边球迷俱乐部会长张斌说,“只要你是延边人,就没有不喜欢我们延边队的。”

在中国足球被金钱主导、浮躁的当下,延边足球用十多年的坚持延边长白山足球俱乐部,实现了奇迹般的腾飞,值得所有人深思。中国足球需要恒大这样的豪门,也需要延边这样的平民球队。坚持,而不是功利,才是中国足球的主旋律。(本报延吉10月25日专题报道)


上一条:德甲第 11 轮综述:霍芬海姆五连胜领跑,拜仁强势反弹

下一条:凌晨 3 点半,小陶见证阿根廷生死大逆转,世界杯的魅力无可阻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