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学校就是选择课程文化; 选择课程就是选择成长方式。
纵观学校70年的辉煌历史,广州五中的课堂改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元文化、自主选择。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全校教师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确立了“尊重个性、多元互动、追求实效”的教学理念,完善了“关键词育人”的课程教学体系。和优雅”。
广州市五中“雅育”课程体系
广州五中秉承“科学育人、优雅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基础学科课程、成长课程、校本课程融为一体,立足提升核心能力,开发了一系列校本特色课程。以中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精神和人文情怀,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优秀领域,促进每个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 学校先后建立了科技、书法、美术、音乐、体育(足球)等特色教育基地,成为广州市首批五所特色课程学校之一。 2019年3月,经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局审核,广州市五中被认定为海珠区唯一一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学校” 。
学校大胆探索智慧教育,形成基于“畅言课堂”、“斯沃平台”等软件系统的高效智慧课堂,建设完善“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控”等物种品牌智慧课程。 模型(航模)”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在“突出学科融合、凸显科技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渗透下,历届五号学生中学取得丰硕成果,荣获多项国际、国家、省市级荣誉,2022年3月,学校被评为“智慧阅读试点学校”、“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学校”。 2022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科普基地”。
五中·科雅课程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部分)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旨在培养有文化、有思想、有专业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学校按照国家“强基计划”和省市“英才计划”,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系列课程,为优秀学生提供“基础拔尖”的课程资源。 +学科拔尖+特奥训练+高考拔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小班制(如30人的“清北班”)、“1+2”等形式个性化课程计划,导师主导,名校联合培养。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聘请“双一流”高校名师来校培训,支持国家“强基计划”。 有的学生不仅提前拿到了名校的准考证,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领域,还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优秀毕业生
我校航模俱乐部骨干成员、2018届优秀毕业生王六六是我校从初中到高中连续培养六年的优秀学生。 凭借突出的特色发展,王六六找到了自己的航天专业发展方向。 2018年同时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招生资格。 最终,王六六放弃了,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国家。 空军工程大学第211工程学院致力于投身我国空军航空事业。
王六六:空军工程大学
毕业感言:从初中到高中连续六年,我有幸选择了五中,这给了我一个特别大的空间来展示我喜欢的航空。 自从得知五中是一所特殊的航空学校后,我在五中读书的梦想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在五中,我开始深入接触航模职业。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加入了五中航模队,并且在随后的航模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帮助我考入了空军工程大学,实现了自己的航天事业。 梦想创造机会,感谢五中的老师们!
《保苗班》课程
在广州五中“名师团”的指导下,专项培训课程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中考前的系列复习课程; 第二阶段是中考后,初中衔接课程; 第三阶段是在选科上课之前,探索学科优势,完善和拓展各学科的课程。 该系列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广州五中足球,成为他们成长的丰富营养源。 一批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在高一就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2019年广州市“卓越计划”名单中,广州五中7名学生入围,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这些学生将进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能源研究所等高校“特训营”,与名校并肩,开展个性化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教授、专家,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李锶:中山大学
中考:707
初中:广州市第五中学
得到奖励: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铜奖
2019年度广州市五中学生会学习部主任
麦跃新:华南理工大学
中考:727
初中:广州聚德中学
得到奖励:
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
广东省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荣获“羊城最美青春”活动“聪明男孩”称号
陈凌:华南理工大学
中考:700
初中:广东省实验中学
得到奖励:
广东省中小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低年级组一等奖
第29届中学生“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三等奖
蔡汉业:中山大学
中考:707
初中: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得到奖励:
作品《道路安全指示器》荣获2017创客大赛客座青年组决赛一等奖
李楚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考:716
初中:广州市精中实验中学
奥林匹克课程
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目的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帮助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为此,学校为有学科特长和参赛意向的尖子生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奥数课程。 这些课程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发展探究性智力和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效果显着。 寒暑假期间,学校还与高校合作举办各类学生夏令营或冬令营。 近年来,广州五中在数学、化学、生物奥赛方面进步突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生在京参加北大奥赛课程训练
广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决赛获奖学生
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和教师
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高考备考课程
我校不断探索和完善“卓越培训班”计划,以最好的师资和最好的教学资源培养优秀的学生。 为此,学校编制了《基于新高考的命题指南》、《基于新高考的模块或主题学习案例》和《优生“强基计划”实施方案》,并逐步在优生培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培训模式。 三年一盘棋,阶段性晋级,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各有侧重……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屡创新高,引起社会关注,充分证明了五中“卓越培训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赖文迪:中国人民大学
座右铭:自信自强、诚信创新
荣誉:2021年高考历史类全省第67名、海珠区第一
毕业感言:在五中的六年学习中,我学会了努力工作、实事求是。 只有始终保持勤奋实事求是的心和行为,不被世俗的成败所迷惑,才能逐渐实现人生的价值,到达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净土。
陈冠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座右铭:有良好的开端,才能取得成功; 那些能够征服最终的人将使穷人黯然失色。
荣誉:2021年高考物理排名全省第642名,海珠区第一
毕业感言:六年来,我一直在时间的轨道上奔跑,日日夜夜,四季轮回。 站在广阔的操场上,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同一片星空下奋斗——这里是广州市五中。 穿着校服,挥汗如雨,是青春美丽的色彩; 聆听校歌,蜕变成长,是青春的壮丽诗篇; 铭记母校,走向社会,是青春的精彩旅程。 岁月流逝,只争朝夕,不负时光。
黄浩源:中山大学
毕业感言:越努力,越幸运,越自律,越自由,越坚定,越辉煌。 这是一个读了六年高中的人的感悟。 在这六年里,我遇到了有趣的灵魂,获得了宝贵的才华和学识,获得了人生经历,实现了个人成长,也拥有了珍贵的回忆。 我珍惜在罗豆岗的每一点时光,不仅因为五中给了我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机会,更因为我见证了五中的繁荣与复兴。 希望你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也能对这所学校充满温暖。 希望你们能在这里用心向着未来前进。
张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毕业感言:五中的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回首这三年,我学到的知识很少,领悟的道理却更多。 感谢所有教导我的老师和陪伴我的同学。 同学们,珍惜高中,因为大学课程要困难得多。
陈晓辉:浙江大学科技与创意设计实验班
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
荣誉:2019年高考理科全省第385名,海珠区理科第一名
毕业感言:作为五中六年级的学生,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 从黎明到星夜,从初春到隆冬,我在这里学习、奔跑、成长……感谢五中,感谢母校的培育,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教导广州五中足球,感谢我的朋友们为他们的公司。 因为有你们,我的五中六年生活才充满了精彩。
吴家林:中山大学临床医学(连续八年学士)
座右铭:心胸宽广,有所保留; 积累丰富,成功却薄弱。
所获荣誉:2018年高考广东省理科排名:第787名; 2015年中考广州市排名:第5525名
毕业感言:在五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选择五中,我选择了更广阔的未来。 在五中的三年里,如果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达到如此优秀的地步。 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和负责任的态度。 感谢母校给了我全面发展的机会,合理的备考策略,以及优秀的老师。 我为第五中学增光添彩!
关英柔:中山大学
座右铭:志存高远
荣誉:2018年高考广东文科排名:第217名; 2015年中考广州排名:第3165名
毕业感言:首先我想对五中的全体老师说一声,谢谢你们! 我在五中度过了充实的三年。 是五中让我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是五中让我有了更好的身体素质。 也是第五中学让我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老师。 好同学。 当我因成绩下滑而沮丧时,是他们鼓励我;当我有疑虑时,是他们立即帮助我。 我一直相信,通过努力和勤奋就能获得成功,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度过了高中三年。 最后,再次感谢五中!
无人机《遥感技术》课程
无人机《遥感技术》课程以航模设计与开发为重点,以可编程无人机控制为核心。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航模飞行原理介绍、航模生产与研发、航模实际操作、可编程无人机等。 课程设有编队飞行等四个环节,主要旨在激发学生对空气动力学和物理的兴趣。 以航空模型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入可编程无人机,让传统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为新时代国家人才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广州五中被列为2019年北航优秀学生基地,北航专家来校讲授航天技术。 五中学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顶级航天学术盛宴。 航模遥控课程帮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为祖国输送了许多优秀的航天人才。
广州五中是北航优质生源基地
北航师鹅学院院长马殿福教授在广州五中介绍北航特色
在第22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天模型教育大赛总决赛中,广州五中代表队荣获两金一银。
广东省青少年航空科普嘉年华 广州五中学生荣获金银铜奖
广州五中航模队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航模大赛中荣获金银奖
2018年,王六六(现为空军大学指挥系学生)荣获全国无人机挑战赛一等奖
2017年全国航模大赛四轴飞行器项目荣获全国冠亚军
2015航模大赛全国冠军邱浩然(左)获得“北航”自主招生资格
人工智能编程课程
广州五中是广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实验学校之一。 2016年开始编写校本人工智能课程,2019年与科大讯飞、戴恩教育集团旗下“同城同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成立人工智能课程研发中心。 中心开发了适合小学、初中、高中的人工智能课程。 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期间开设编程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掌握人工智能编程基础知识、熟练应用逻辑运算符、掌握函数定义、熟练使用函数等。本次特色课程的开设,让五中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事人工智能编程,受益匪浅。
部分编程课程内容
2019年首届海珠区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在我校举行
编程课学生导师合影
机器人课程
实现基于人工智能AI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传感器、机械控制编程算法、工程图纸和在线仿真的学习和开发,学习人工智能AI机器人的原理,并按照AI国际国内的规则进行工作中国科协电教中心系列赛事拓展; 基于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实例分析原理,开发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应用; 设计并实施阶段性任务作为总体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学习内容; 期末课程主题以课程形式呈现 为实现期末任务的设计,广州五中今年开发了机器人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机器学习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算法、滤波算法、PID算法等辅助控制算法的学习和应用; 图像识别与图像处理; 学习人工智能AI主控硬件电路原理、电机、编码器、触摸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视觉传感器等器件的原理及应用; 掌握工程制图、3D建模、在线仿真等的基本应用。
广州五中于2019年正式成立“广州市五中科技国际竞赛中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AI”的创新人才。 科技中心拥有现代化“机器人”应用技术实验场地。 对“AI”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使用领域”。
五中学生通过与荷兰科德里斯中学“跨界连线”,玩机器人,开发人工智能课程。
2020年12月6日,广州五中学子荣获世界机器人大赛决赛一等奖
机器人世界锦标赛亚太赛区,广州五中代表队入围全国32强,荣获特别奖和最佳风采奖。
在第21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一(5)年级学生钟哲获得机器人创意竞赛项目省初中组二等奖、市初中组一等奖。
2019年夏天广州五中足球,五中学子参加美国泛太平洋机器人精英挑战赛,斩获金牌,为国争光。
2017年,黄楚歌获得中小学机器人大赛广州市冠军、广东省冠军。 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赛事,获得全国二等奖。
广州五中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意机器人展区
STEM项目课程
广州五中建立了“STEM”项目实践基地,指定相关学科专职学科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团队开展实验活动项目课程。 每周有2至4个课时,开放给有兴趣并愿意的学生团队,在指定主题下进行动手实验探索或设计制作,包括《化学与我》中的“海水电池”项目,以及物理其中、“飞机制作”、“桥梁制作”,以及“5G”VR、MR技术的应用等,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于一体的“STEM项目”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体验课程学生。 。 在广州市中学生“化学与我”活动竞赛中,我校连续多年荣获一等奖。
广州五中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TEM项目课程可以有效帮助中学生理解编程逻辑、掌握编程方法。 同时,学生可以使用“广州市五中STEM智能控制创新能力开发套件”作为控制核心,搭建自己的搭建物。 创造无限种您自己的智能电子创新。 “广州市中小学STEM课程实施暨广州市中小学科技实践实验研讨会”于2019年9月26日在广东省实验学校举行。会上,我校吴子轩老师代表海珠区作为《广州市五中智能控制STEM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的交付,同时在吴子轩老师的带领下制定了《广州市五中智能控制STEM教育课程》荣获广州市教学研究所颁发的“广州市STEM优秀教育成果奖”。
学生利用学校自主研发的STEM智能控制创新能力开发套件,创造无限种属于自己的智能电子创新成果。
广州市五中学校自主研发的STEM智控创新能力开发套件
广州市五中STEM课程作品展区
丰富多样的创新STEM作品
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吸引了无数粉丝
智能电子制作大赛
MR技术应用
2019年,吴子轩老师主导的“广州市五中智控STEM教育课程”荣获广州市STEM优秀教育成果奖。
文科校本课程
文科校本课程致力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更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 帮助每个人在德、智、体、情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成为人文社科、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中华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
校本课程包括50余门课程,其中社会科学包括语言教育课程、文学教育课程、历史教育课程、哲学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思想教育课程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体育、艺术、传媒、社会等诸多方面。 校本课程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这就是“博”;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素质、提高道德素质,这叫“雅”。
部分校本活动课程快照
广州市中学生辩论赛
中国研究竞赛
古琴课程
茶艺术课学生为来自远方的英国客人举办了茶仪式
在学校周年纪念活动中展示的茶艺术课学生
礼节班级学生在举起旗帜仪式上炫耀
礼节班的学生是学习举止和礼节
为了让学生学习更有价值,自由和高效的知识,第5名中学努力建立一种动态,灵活,免费的课程管理和实施方法,以根据所有宝贵资源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 它可以成为学校的课程资源概念。 我们完全尊重课程发展,整合和实施方面的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尤其是互联网)主题的自主权和贡献; 开展多层次,多类和跨场主题活动,建立各种学生发展平台,并通过高端主题活动的课程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并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和免费全面发展,人格发展和出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