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基本战术:中锋、三分、跑轰、三角进攻战术全解析

又称远距离投篮战术,是指球队通过战术配合将球传到外线,队员在三分线外投篮较多的战术,采用此战术的球队需要有优秀的射手。跑轰战术:

就是球员通过移动和传导不断创造进攻机会,任何球员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射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最高效的闪电战,这种战术英文叫“run & gun”。三角进攻战术:

三角进攻的创始人是温特大学的教练山姆·巴里。三角进攻由三名球员在一边组成三角形,另一边进行“双人比赛”。它不像那些固定套路,而是在进攻中充满了自由移动。根据不同的防守,三角进攻会有多种应对方式。普林斯顿战术:

此战术由现任国王队助理教练皮特发明,主要强调连续传球、阻挡和有意识的无球跑动,通过一系列配合,在篮下创造空间,让进攻方轻松得分。此战术非常注重“空间、现实、观察、执行”四个方面,其中反跑是普林斯顿打法的标志。突破战术:

指球员利用频繁的个人突破来得分或传球进攻的战术。这种战术要求你的球队有一名强大的突破球员。中距离投篮战术:

中距离投篮战术更多的是挡拆配合,利用队友的挡拆进行投篮。这种战术比较简单,但要求球员有良好的投篮能力和高度的默契。名人堂教练杰里·斯隆把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挡拆战术:

挡拆战术是一种复杂多变的战术,一般指大个子和小个子之间的挡拆配合,需要有能突破投篮的后卫和能配合带动全队发挥的强势前锋。全场紧逼战术:

全场紧逼战术的原则也是定点,主要是1防1。在靠近球的区域,不管对方有球与否,都要紧逼对方。攻防转换时篮球23联防战术,要迅速找人,紧盯对方。要有很强的气势,要对持球者和靠近球的进攻者进行顽强的施压,尽全力去争抢和控制前场。2-3区域防守战术:

2-3区域防守是最基本的2-1-2区域防守的变种,其优点与2-1-2区域防守类似,都是以巩固篮板和保护篮筐为目的,加强对对方底线的防守,外线的盲区与2-1-2区域防守类似,但如果篮下中锋上移速度过慢,对方45度角插上的前锋可能会在罚球线和小禁区盲区滥用威力。

3-2区域防守一般用来对付对方外线射手,因为可以强防弧顶和45度角三分球,而且其扩大防守对抢断传球和发动快攻也很有利;但两侧及底线的三分球,以及罚球线以下、小禁区上方的区域则是它的盲区。

2-1-2区域防守的目的是分层地扰乱对方的进攻顺序,即利用三分线内两名球员的局部优势,扰乱对方的进攻组织。对方的进攻套路越复杂,2-1-2区域防守的效果就越好。1-3-1区域防守战术:

1-3-1区域防守是一种快速由守转攻的防守方式,强调弧顶和45度角的防守,但两个底角防守相对较弱,适合防守突破战术。半场紧逼战术:

半场紧逼战术包括半场紧逼(扩大防守区域)和人盯人防守,战术原则是固定防守目标,以1对1为主,战术范围在本队半场以内,比全场紧逼防守更节省体力。人盯人战术:

人盯人防守战术是指由狭小半场的一对一防守发展为“以球为主,兼顾球、人盯人、区域防守”的综合防守,兼具人盯人和联防的优点。防守有球方时篮球23联防战术,采用严密防守防守持球者,无球方采用交错防守防守前锋和中锋篮球23联防战术,积极控制他们的接球;无球方的防守队员向有球方靠拢,加强防守。犯规战术:

这里的犯规战术不是指简单的盲目犯规战术,而是为了弥补球队能力的不足,用更多的犯规来缩小两队实力的差距。这种战术适合对方罚球普遍较差的情况下。


上一条:篮球 2-3 区域联防战术图解:保护内线,应对外线投射的有效策略

下一条:中学阶段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改革及创新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