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张子宇的身高碾压对手,山东队在张子宇等核心球员的带领下,多点得分篮球赛事规则,最终以33分的优势拿下比赛。
张子宇也凭借30分、21个篮板的出色表现,荣获最终MVP最有价值球员荣誉。
但按照篮协U系列赛的排名规则,经过综合得分计算,山东队最终只获得亚军,而决赛中落败的浙江女篮则夺得了冠军。
原来,本次大赛总排名是通过对竞赛成绩、质量技术达标成绩、技术考核成绩三项成果的总分进行综合评定确定。
计算方法为:总成绩=竞赛成绩+质量技术达标成绩+技术考核成绩。
比赛得分=(参赛队伍数-排名)×75%;
质量技术标准得分=(参赛队数-名次)×15%;
技术评估分数=(参赛队伍数-排名)×10%。
本次比赛中,山东队虽然名列第一,但体能测试排名在16支队伍中仅列第10位,技术排名则列第5位。
浙江队虽然在本次比赛中名列第二,但由于体能和技术测试两项成绩均位居第一,因此最终以三项综合成绩位居第一。
有网友表示,浙江的体测成绩比较好,比赛成绩是最终成绩的一部分篮球赛事规则,经过各项成绩加权计算,冠军是浙江,U系列赛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体育媒体名人盛云飞对此表示同意。
也有网友表示:篮协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要加综合技术素质?因为现在地方青少年队都是为了成绩而追求体能,不练基本功,运球技术一个比一个差,因为打比赛只需要身高和体能。而且校园篮球的背景下,很多球员要兼顾学业,不练基本功。看看大运会对阵台北,看看女篮亚青赛对阵日本篮球赛事规则,我们缺的不是成绩,而是基本功。
对此,篮球媒体人赵探章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决赛明明领先30分,为什么最后却只能屈居亚军?篮球比赛什么时候也要体测?这是什么奇葩规定?”
不少网友对这个规定也很不理解,“领导不懂篮球可以理解,体测不合格不上场可以理解,但体测成绩这么算,就让人无法理解了。为什么不单独办体测比赛?干嘛要加到篮球成绩里?现在很多青少年队篮球练得不好,却天天练体测,想拿好成绩。”
“那亚青赛和国际世青赛也是这样算‘加权得分’的吗?”
“篮球项目多种多样,你测试的东西也许有用,但还是要看团队配合,看球员的大局观,看比赛阅读能力,看场上的防守能力。如果每次体测排名第一的球员都是实力最强的球员,那能客观反映球员的水平,人人都能看得懂。女篮世青赛的球员都是靠体测选拔出来的,连青年联赛得分榜前21名都没能入选,不是很不可思议吗?”
“可以进行基础体检,检查运动员报名情况,但不能把体检结果算进最终成绩。篮球的本质应该回归球场,这难道不像足球比赛奖杯颁给最受喜爱的球队一样?”
“这次测试全程有在线主裁判监督和指导,内容包括60秒仰卧起坐、双摆跳绳、立定跳远、15米×17往返跑、5.8米×6往返跑、90秒高强度投篮、六边形移动、全场综合运球上篮,你确定这些都是篮球基本功?篮协的领导懂篮球吗?这跟打篮球有什么关系?”
“这个制度选出来的球员个个又矮又小,而且没有后卫和中锋之分。如果要做好,就应该区分位置。拿2米的球员和1米7的球员比较有什么意义?不是体测不好,而是规则有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大学部选队员,要比外线球员投篮运球,内线球员比内线球员,篮下脚步,身体对抗,你们觉得这些体测怎么样?当真当成体育考试?还是让系主任选队员比较好。”
“你看这些项目,还有,你觉得运球跟带球跑得快、运球好有关系吗?我觉得这些项目除了投篮,让田径队得分更高,其他的跟篮球基础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