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江苏苏宁俱乐部。万众期待,终于水落石出。29日下午,中国足协终于公布了进入中丙联赛的球员名单。其中,天津津门虎队在最后时刻“复活”,而卫冕冠军江苏足球俱乐部最终未能获得入场资格,退出职业联赛。球迷调侃:“中超第二名到第十六名全部保住了联赛席位,冠军不见了……”
虽然玩笑颇具讽刺意味,但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实——包括江苏足球俱乐部在内,2021赛季共有6家俱乐部未能完成入场;而在2020赛季,这个数字为16家。
经历工资帽政策、性别中立名之后,中国三级职业足球联赛还有底气对“消失”说不吗?
天津津门虎的入场,得益于足协的“补时阶段”。史上最纠结的入场流程。从流程上看,今年的入场并不是最长的——因为疫情导致开赛时间推迟,去年的中超联赛入场时间直到五一劳动节过后才公布。
不过,今年的联赛报名绝对是近年来最为纠结的一次,因为这涉及到两支中超俱乐部的可能退出。
根据足协规定,1月29日17点是各俱乐部提交新赛季准入材料的截止日期。然而,在此截止日期之前,仍有数家俱乐部并未提交完整的准入材料。
据多家媒体报道,至少有四支俱乐部未能提交或未提交完整的录取材料,其中包括卫冕冠军江苏苏宁、河北华夏幸福、天津泰达和重庆当代。
经中国足协与各俱乐部协商,新的报名截止时间延迟至2月28日17时。在此期间,重庆当代、华夏幸福等俱乐部解决了面临的问题中国英利足球俱乐部,提交了基本符合标准的报名材料。
但2月28日下午,联赛冠军江苏苏宁通过官方微博宣布停止运营,这也是职业联赛历史上第一家直接停止运营的冠军俱乐部。
天津泰达并未做出实质性的救助举措,两家俱乐部也被业界认为无力晋级新赛季中超联赛。
其实,事到如今,中国足协本可以在3月初公布录取名单,所谓需要审核材料只是借口,毕竟整个2月份审核材料的时间已经足够了。一旦完成自救的重庆和华夏幸福提交了全部材料,录取名单就可以立刻公布。
不过中国足协始终没有明确公布入队名单的时间,3月23日这个时间点也被多家主流媒体披露,足协据此给了江苏、天津两支俱乐部另外三周的时间。
不过江苏、天津两支俱乐部的转折点并未尽快到来,直到原定于23日公布的入场名单,足协才得知天津宏远队正在积极自救。不得已,足协只能顶住压力给予一点“伤停补时”,而天津宏远队则利用“弗格森时间”完成最后的绝杀,于29日顺利获得入场资格。
这期间,中国足协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甚至一些谩骂的声音不断。之所以一再推迟公布入围名单,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足协的初衷是为了避免顶级联赛发生动荡,同时也为了让更多地区保留足球的火花,不让足球从顶级联赛乃至职业联赛中消失。
一批江苏球员将远赴他地效力,股权结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最后时刻完成入场的天津宏远未来将如何经营?
据澎湃新闻报道,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很可能在天津市体育局和足协的临时托管下征战本赛季中超联赛。未来,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将尝试股权结构改革,引入新资本,最终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元化投资。
其间,有报道称天津文旅有望入股该俱乐部部分股份,成为俱乐部新的大股东,但各方面工作推进尚需时间。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过去几个月,这种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已经成为不少中超俱乐部新的运营模式。
本赛季,从未更名的河南建业更名为河南嵩山龙门。新俱乐部的股权结构为郑州、洛阳、建业三方各占433股。两地政府充分信任并尊重建业多年的足球运营经验——未来俱乐部的具体运营仍将由建业负责。
俱乐部还在公告中表示:“新俱乐部将充分发挥三方各自优势,权益共享、义务共担,共同支持河南足球发展。”
今年1月15日,刚刚从中超降级的石家庄永昌足球俱乐部也发布更名公告,正式更名为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
公告显示,永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沧州市人民政府经过友好协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俱乐部将迁至河北省沧州市。虽然新俱乐部的股权分配制度尚未公开,但号召“打造中国足球与城市结合的典范和标杆”的沧州,旨在通过与永昌的合作,确保两年内重返中超、五年内进军亚冠。
在鲁能集团逐步退出的过程中,山东引入的投资主体也是济南文旅——俱乐部由央企变为市企,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与地方管理部门的合作。
同时,还有消息称,河北华夏幸福也正在与唐山文旅进行接洽,未来有望引入新股东。
这一系列变化中国英利足球俱乐部,在中国足球的改革纲要上也能找到踪迹。
早在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第十一条就明确要求:优化俱乐部股权结构,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鼓励俱乐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场馆等资源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推进俱乐部区域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企业非企业化。
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放眼长远,系统谋划,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
上赛季中甲联赛两大劲敌泰州远大和北京人和一起消失了。齐心协力才能避免消失。2021赛季,除了江苏足球俱乐部,泰州远大、内蒙古中优、北京人和、江苏盐城和深圳富钢均未能获得各自联赛的参赛资格。本赛季,共有6家俱乐部未能获得丙级联赛的参赛资格,与一年前相比,消失的俱乐部数量有所减少。
2020赛季足球联赛报名过程中,广东华南虎、四川隆发、辽宁足球俱乐部、上海申鑫、银川贺兰山、大连千兆、福建天心、延边北国、吉林百嘉、南京沙业、保定英利易事等11支足球俱乐部因欠薪且问题未得到解决,被取消报名资格。
天津天海、深圳鹏城、杭州伍岳钱塘、菏泽曹州、南京巴兰塔等5家俱乐部主动向中国足协申报退出职业联赛——共有16家俱乐部退出三级职业联赛。
是16家俱乐部集体退出更引人瞩目,还是卫冕冠军的消失更令人痛心?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作为职业联赛的管理者、中国足协以及职业联赛的每一个参与者,他们需要思考的,恐怕是——如何在未来最大程度上减少退赛事件的继续发生?
中国足协早已给出答案——通过政策引导俱乐部理性投资,减轻投资者压力。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提到,在工资帽问题上,“投资方同意,老百姓也同意”。
“要打击金钱足球,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斩断英雄的手臂。很多投资者说,这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个行业将在两到三年内崩溃。这个结果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需要限制工资,并与投资者一起决定减薪。”
同时,随着投资者期待已久的职业联赛开始运作,如果未来能够把整个中超联赛的“蛋糕”尽量做大,投资者的压力也会相对减轻。
当然,在理性投资的基础上中国英利足球俱乐部,投资者还需要有长期坚持足球的心理准备——很多时候,选择放弃总是很容易,但造成的负面影响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
只有中国足协、职业联赛、投资方三方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避免卫冕冠军无法进入新赛季联赛的黑色幽默在未来再次发生。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