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海南举行的一场业余足球杯比赛中,小组赛第五轮,为了避免在淘汰赛中与强队交手,C组的“神射手足球俱乐部”对阵“海南大学校友足球队”,第89分钟,比分仍是2:2。
就在这时,场上的场景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神枪手足球俱乐部的球员在对方球员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将球踢进了自家球门。而一分钟后,“互利互惠,学以致用”的海洋大学校友足球队,以“夕志”之名巴巴多斯足球小组赛,也用同样的方式踢进了一粒乌龙球。
此事经球迷网络曝光后,赛事组委会决定做出相应处罚:一是取消两队比赛资格;二是禁止两队参加下届赛事;三是扣除两队全部押金。
对此,有球迷认为,这支业余队伍很可能轻易改头换面,然后再次出来参加比赛——因此,两队的队员都应该被终身禁赛!
在足球比赛中,将球踢进自己球队的球门是很常见的:
首先,不小心踢进自家球门的乌龙球也属于这种类型。
其次,一些赌徒会将球踢进自家球门,以牟取不法利润。青岛海利丰老板当年就赌球,球队在最后时刻,为了拿到足够的进球,连续三次射门,但都没有进球,这是一种自嘲式的诡异赌博,简直可笑至极。
第三,为了避开强劲的对手巴巴多斯足球小组赛,像海南的两支业余球队那样,故意把球踢进自家球门,想输就输——这明显是《孙子兵法》中“厚黑学”的玩法吧?
第四,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合理”地利用规则,故意选择将球踢向自己的球门。
1994年加勒比杯预选赛,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足协和加勒比足联制定了一条荒唐规则:所有比赛不准打平,打平的比赛进入加时赛,而计算积分时,加时赛“金球”若导致“突然死亡”,则可算作两球!
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和波多黎各进行了一场单循环比赛。第一场比赛,巴巴多斯以 0-1 输给了波多黎各。第二场比赛,格林纳达以 2-0 击败了波多黎各。
当年1月27日,巴巴多斯与格林纳达的第三场比赛中,格林纳达只需打平即可晋级,而巴巴多斯则需净胜至少2球才能晋级,波多黎各则将被淘汰。
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的这条规则似乎让赛事更加有吸引力,似乎也正确,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震惊:
比赛进行到第83分钟,巴巴多斯2-1领先格林纳达——若比赛以此比分结束,格林纳达将晋级。
巴巴多斯当然想再进一球,争取晋级,但比赛时间所剩无几,再进一球又谈何容易?
但根据规则,若比赛在90分钟常规时间内打平,就会进入加时赛,而加时赛中的“金球”可相当于两球。
于是,深谙这一规则的巴巴多斯人决定做一件比射进对方球门更简单的事,他们决定先射进自己的球门,将比分扳成2-2,这样就可以和对手打加时赛,争夺时间。
比赛还剩3分钟时,巴巴多斯队后卫将球射入自家球门,比分变为2-2。
但格林纳达队并不傻,他们当然明白,到了这一步,如果想不用加时赛直接晋级,只需要再进一球——不管是自己的球还是对方的球,效果都是一样的,那么格林纳达就不用加时赛就能晋级:也就是说,不管是3-2获胜还是2-3失利,只要输球不超过两球,格林纳达就晋级。
于是,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出现了足球史上最诡异的一幕:巴巴多斯球员的任务也是足球史上最艰巨的——先不能让格林纳达攻破巴巴多斯的大门巴巴多斯足球小组赛,也不能让格林纳达攻破自己的大门。
虽然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由于比赛所剩时间不多,巴巴多斯队还是成功做到了。最终,两队的球门均未被攻破,巴巴多斯队如愿将比赛拖入加时赛。最后他们如愿以偿,在加时赛中攻入致胜金球——这一球相当于两球,因此巴巴多斯成功将比分改写为4-2,顺利晋级。
中北美及加勒比足球联合会后来意识到这一创新规则是多么荒谬,并从锦标赛的下一阶段开始取消了这一规则。
但无论以哪种可能的形式进球,进了自家球门,都会非常尴尬——当然,除了无心的乌龙球无可指责外,其余的故意进球都是非常尴尬的。无论是利用规则让球队取得更好的成绩,还是为了不正当的利益而进行赌博,都明显违背了公平竞赛的精神,甚至是违法的!【原评论:余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