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史密斯”杨毅老师转发该帖并写道:
“本赛季新版规则:击打免费,但被踩犯规……”
被誉为“中国的王猛、上海的王猛”的狄哥的一位同事,昨晚看了视频后说得更简单、更直白:
“于德豪差点被踩死……”(这当然是站在球迷的角度说的夸张)
发生了什么?
昨天,新疆战胜深圳。于德豪在一次防守中倒地,但两队球员争抢球权并未停止,裁判也未发表任何言论。深圳球员卢鹏宇抢到进攻篮板准备二次进攻时,多次跳起。过程中,于德豪多次被踩踏,后者只能双手抱头护脸……
这太危险了。
幸好身体素质好的于德豪没有受伤,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但我想问,如果这种情况造成了伤害,谁来负责?或者说谁能承担这样的责任?这种践踏可能真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作为一名普通球迷,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是我躺在地上会是什么感觉篮球观众打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从吕鹏宇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局外人,不知道他作为进攻者是否知道有防守队员倒在地上,如果贸然进攻,可能会造成伤害。
这是其中之一。
第二点,不仅仅是篮球比赛,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有时候规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还要看参赛者的态度和职业道德。
运动员对规则的理解可以是,只要裁判不吹哨,我就可以正常专心比赛。我们打篮球的时候篮球观众打人,经常会说:“听裁判说的,他没吹哨。”
但人文关怀也应该成为游戏的一部分,就像足球场上,当有球员受伤,对方会主动将球踢出界外,这应该是一个共识。
在篮球比赛中,如果要珍惜球,我认为更艺术的处理方式是将球传给外线的队友。
你可以理解比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进攻是运动员的本能,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一点,最好集中精力保护对手,不要再试图抢球或跳跃。
人生有太多事,如果今天你袖手旁观,漠然置之,将来灾难降临到你头上时,没有人会为你加油。
你没有违反规则,但是...
但如果吕鹏宇不知道场上的情况的话,那么必须说现场裁判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为了保护球员,这种紧急情况下你可以叫暂停,你有这个权利,这种情况下你不叫暂停,那你什么时候叫暂停?
看着球员们一次次被踩踏,真不知道三位老师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我觉得真正优秀的裁判不只是记住了多少规则,如果组织规则测试,我相信中国裁判的得分会比NBA、FIBA比赛的裁判高。
但真正落实到实际操作上,我们之间的差距确实很大。
为什么?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缺乏掌控局面的能力,最终很容易两边都讨好。
第二点是艺术性不够。
很多人可能想,“我们的规则就是这样写的,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停止比赛,你可以解释,我相信深圳队不会说什么。
从观众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到一个联盟对我们运动员的保护,有着人文关怀……
如何去爱篮球观众打人,可惜书里从来没记载过,正如狄哥所说,规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三点是理解能力。
本赛季的基调是鼓励合理对抗,而不是打架斗殴,“合理”二字很重要,如果再这样下去,大家的动作会越来越夸张,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打FIBA会是件大事,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损害联盟。
作为一名预言家,如果裁判保持与前两轮比赛相同的标准,那么冲突可能就离我们不远了。
这时候你就不能只责怪球员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了。
但现在呢?球员不能乱评论:吉林外援琼斯称:身体对抗和拉扯是两回事,随后联盟开出了1万元罚款……
难怪郭艾伦说:“裁判吹哨很好,很好!”
最后,一些想法。
在我们的环境中,我们把焦点集中在重大比赛上夺得奖牌,却常常忽视体育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民基本健康的保障。
体育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很多东西都是:“对不起,我们有规则。”
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联赛,它需要承担的使命远不止篮球的输赢,其中之一就是让年轻球迷学会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为梦想而奋斗。
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正能量和温暖很重要。
NBA的水平很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赚的钱多、拥有实力雄厚的球员,更因为他们的社区文化、联盟文化极其成功。
2015年总决赛欧文膝盖受伤离场,汤普森退到中场放弃进攻;2017年总决赛汤普森失去平衡,格林差点扛不住,欧文立刻帮忙扛住了汤普森。
规则规定汤普森不能进攻吗?总决赛不重要吗?
无论比赛多么残酷,不要忘记篮球的初衷。
我一直坚信这一点:不管球员、裁判的水平有多高,竞技能力有多强,没有文化的联赛是办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