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00后、10后打高尔夫球的人数明显少于70后、60后、50后、40后。
而且差距不仅仅是一点点,而是巨大的差距,这是集体崩溃。
据相关数据显示,乒乓球在世界十大运动项目中排名第六。
其次是篮球、棒球、橄榄球和高尔夫。
我国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为4028万人,占总人口的2.8%;
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3090万人,占总人口的2.2%;
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数为2885万人,占总人口的2%。
美国有1710万人参加篮球运动,占总人口的5%;
参加棒球运动的人数为1618万人,占总人口的4.8%;
参加橄榄球运动的人数为1572万人,占总人口的4.6%;
参加足球运动的人数为1423万人,占总人口的4.2%。
巴西有4982万人参加足球运动,占总人口的23%;
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为384万人,占总人口的1.8%。
我们对乒乓球的热爱远远不如美国人对篮球、棒球、橄榄球和足球的热爱。
在我们的乒乓球之国和乒乓球王国,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还没有巴西参加足球的人数多。
从人口比例来看,中国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巴西总人口的 23% 参加足球运动。
我们连足球王国的一小部分都不到,打篮球的人也没有那么多。
乒乓球是否仍然是中国的国球值得怀疑。
从优秀球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日本、韩国、法国、瑞典等传统乒乓强国的乒乓球新秀层出不穷。
张本美和、松岛辉、菲利克斯·勒布伦等乒乓球新秀目前均不满18岁。
未来10年,他们肯定会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今年巴黎奥运会,我们不得不派出36岁的马龙和30岁的陈梦上阵。马龙比菲利克斯·勒布伦大19岁,陈梦比张本美和大14岁。这年龄差距接近两代人。
足以说明我们的民族体育事业后继无人的情况有多么严重。
想当年,邓亚萍只有24岁的时候,就已经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了。那就是,从她16岁开始,她就是世界冠军,无人能撼动。
24岁那年,她不得不选择退役,因为有一个更年轻的王楠可以替代她。
自王楠以来,中国女乒的领军人物都在30岁之后退役。比如张怡宁30岁退役,刘诗雯32岁退役。
这位中国男乒领军人物退役时已经30多岁了。比如刘国梁36岁退役,马琳33岁退役,王浩31岁退役。
在今年举行的多项国际比赛中,日本国家队中有16岁的张本美和和16岁的松岛辉科拉已经登上国际舞台。
中国乒乓球队最年轻队员24岁,比日本队至少大8岁。
人才储备与日本队相当,至少比我们接下来两届奥运会的人才优势要多。由此可见,中国国乒的后继无人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笔者认为,导致中国乒乓球运动衰落的原因有四个。
首先,由于乒乓球运动的健身和运动功能较弱,不能满足人们的运动欲望。
许多年轻人认为打乒乓球不如踢足球或篮球那么有趣。
青少年精力充沛,体力充沛,需要通过足球、篮球等高耗能运动来释放能量。
打乒乓球的体能消耗较小,不能满足青少年的体能消耗需求。
其次,因为乒乓球运动的竞技功能较弱看篮球没意思了,不够刺激。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打乒乓球很简单,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与足球、篮球、羽毛球相比,乒乓球的竞技功能显然稍显逊色。
由于老人和小孩都可以玩,所以其竞技功能比较差。
这是大家对乒乓球的误解。
足球和篮球是团队运动,规则是大家扫自家门前的雪,不关心别人瓷砖上的霜。
足球和篮球运动员只掌握自己位置的技术,不熟悉其他位置的技术看篮球没意思了,因此技术不全面。
乒乓球是一项个人运动,要求每个人充分掌握各种技术和战术看篮球没意思了,其技术要求比集体项目更高。
乒乓球的旋转特点决定了其技术要求比同为个人项目的羽毛球要高。
只是人们不了解这些特点,存在误解。
三是因为乒乓球的娱乐功能弱、不热闹。
乒乓球是一项两个人的运动。没有十多个人在一起玩的话,那就太无聊了。
它不像足球、篮球那样需要协调性,也不像喝酒、唱歌、聊天那样轻松,也不像打麻将、打扑克那样有趣。它远远不如在手机上玩网络游戏、刷剧、看短视频的娱乐效果,因此被时代抛弃了。 。
第四,因为乒乓球很难学。
要想打好乒乓球,必须从五六岁开始学习乒乓球,学习八到十年。只有能进入省队或者国家队,才能将其作为职业。
乒乓球中的握拍类型是指掌腕动作、肩臂动作、上身动作、腰臀动作、膝腿动作、脚位、步法、发球、接球、进攻、防守和接球技术、长球、短球、正手、反手、上旋球后旋、强旋弱旋技术、侧旋技术、后旋技术、曲球技术需要非常复杂的观察、判断、思考、决策、准备、执行和恢复, 也对战术思维要求很高。对心态要求很高。
很多业余爱好者,玩了几年、十几年后,水平很难提高,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斗志和信心。
乒乓球太难学了,用处也太少,所以大家都不碰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