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文字|字母表列表(ID:),作者 |王学琪
高调进军体育领域一年后,优酷体育又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由于与苏宁旗下PP体育的合并陷入停滞,优酷失去了重要的足球比赛版权。此前,优酷也在NBA版权争夺战中输给了腾讯。
顶级职业体育赛事版权的缺失,让优酷体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继续拓展体育版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停止探索体育运动。去年以来,优酷在体育领域投入巨资。
好消息是:一位内部人士告诉 ,与 PP 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优酷并没有放弃体育。消息可能很快就会公布。
字母表记者向苏宁求证,对方表示对“优酷体育与PP体育合并”不予置评。 PP体育与优酷体育于2018年达成合作,共同打造联合交通平台,合作持续一年。期限已满,双方正在讨论下一阶段的合作。
一
2019年8月上旬,优酷发布公告,体育会员下线。公告称,由于内容限制等原因,8月8日后优酷将无法提供与足球比赛相关的直播和点播内容。对于已购买会员的用户,优酷将根据有效期进行播放。折扣和退款。
字母报记者从多位购买优酷体育会员的用户处获悉,退款已陆续收到。
此前,优酷拥有的足球版权大部分来自PP体育。
2018年4月,阿里巴巴和高盛领投苏宁体育6亿美元(约4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优酷将与PP体育共同打造多式联运平台。上述版权合作是合作内容之一。几个月后,优酷获得了俄罗斯世界杯的直播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PP体育也提供了很多支持。
这次“甜蜜”合作的巅峰之作是2019年年中屡屡传出的合并消息。多家媒体报道称,优酷体育正在与苏宁旗下PP体育讨论合并事宜,多位消息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但随后,有关合并暂停的消息屡屡传出。
优酷体育并不是阿里在体育领域的唯一布局。早在2015年,阿里就成立了阿里体育集团,由新浪和云锋基金共同出资,原SMG副总裁张大中担任CEO。不过,由于阿里体育的愿景是做平台,并没有卷入很多版权纠纷,所以阿里体育最初并没有进入体育领域的主赛道竞争。
2018年夏天,优酷突然出击,拿下了世界杯直播权。这是出乎意料的,但也在情理之中。体育版权的价格越来越高,阿里巴巴是少数愿意为此买单的公司之一。
购买世界杯版权的故事是当时优酷商人杨卫东向《中国企业家》讲述的:
距离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还有18天,央视正在与咪咕就世界杯直播权进行洽谈。这个信号被杨卫东捕捉到了。他通过团队和其他业内人士了解到,往年不分发版权的央视态度软化了,而据说腾讯此前也已经谈过同样的事情。
因为涉及的金额不小,杨卫东不得不告诉马云和张勇,在电话会议中,三人达成了一致:一定要赢得世界杯。
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才能从腾讯手中夺取食物呢?谈判方案和报价无疑是极其关键的。那三天,优酷团队把时间都花在了央视上,每天晚上两三点都在谈论这件事,直到5月29日凌晨两点,杨卫东给马云发信息张勇在钉钉上:“签字盖章。”
至于价格,杨卫东仍拒绝透露。他只说超过10亿,并强调优酷不是出价最高者。
赢得世界杯后,NBA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个目标。
NBA在中国有很多球迷。中国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场。大多数比赛都在中国时间上午举行。比需要熬夜看球的五大联赛更容易被新老用户接受。如果想在体育领域进一步拓展,NBA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但夺得世界杯的“闪电战”却在NBA版权战中失败了。
2019年8月底,NBA当前版权持有者腾讯宣布,继续担任NBA新周期(2020-2025)中国数字媒体独家官方合作伙伴。据懒熊体育介绍,五年续约金额约为15亿美元,是上一个版权周期(五年5亿美元)金额的三倍。
澜雄体育创始人韩牧告诉(ID:),金钱并不是NBA考虑版权归属的唯一因素。上一轮NBA版权争夺中新英体育英超直播表,乐视体育的报价比腾讯高出20%左右,最终腾讯获胜。受版权保护。如果NBA本轮将版权交给优酷,腾讯可能会对本周期最后一年的运营投入有所保留。 NBA和优酷的碰面可能还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损失也需要考虑。他认为优酷还没有足够的筹码。
在争夺NBA版权之前,优酷就已经在篮球领域有所布局。 2018年底,优酷体育获得了CBA未来两个赛季的转播权,而阿里体育则斥巨资以7年1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CUBA的转播权。另一个优势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此前收购了NBA篮网队49%的股权,同时也是NBA中国董事会成员。
如果优酷拿下NBA版权,这将是标准的大满贯布局。如果拿不下来,上面的布局就没用了。
此外,优酷还拥有2019斯诺克中国锦标赛的版权。斯诺克也是优酷的布局之一。 2019年初,优酷全网独家直播斯诺克大师赛。
这两年,优酷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就像火箭上的卫星一样。崛起速度非常快,在运动赛道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但问题在于,在这颗“新星”真正进入轨道之前,它已经耗尽了燃料——优酷的顶级职业体育赛事版权严重短缺。
这不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优酷转播世界杯并制作综艺节目《这! 《灌篮高手》带来的体育影响力和品牌可能会逐渐耗尽。
但现在,控制这种微妙平衡的却不是它自己。
二
据《水》报道,阿里巴巴和苏宁原本打算准备成立合资公司,整合优酷体育和PP体育,但一波三折,两次合并在即,谈判两次破裂。不过,腾讯拿下NBA版权后,苏宁的版权稀缺性增加,谈判有望继续。
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栋的表态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消息。 2019年8月初,王栋公开表示,苏宁体育将在下半年进行B轮融资,并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开始上市。 。
NBA尘埃落定后,体育版权之间的界限基本清晰。
腾讯是篮球版权的大赢家。除了NBA未来五年的版权外,腾讯还拥有2017年至2025年所有FIBA赛事的版权,即该期间所有世界杯、洲际杯、奥运会预选赛和青少年锦标赛的版权。
通过这些版权的运营,腾讯体育与篮球的品牌绑定进一步加强。今年的篮球世界杯,虽然腾讯将版权分配给了中国移动旗下咪咕,但腾讯视频仍然受到大部分关注。在一场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队比赛中,久经考验的腾讯视频服务器崩溃了。
苏宁体育是足球版权霸主,拥有2019-2022赛季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和澳门的独家媒体权。除媒体板块外,苏宁体育还拥有多家足球俱乐部,其中包括前意甲豪门国际米兰。与优酷谈判破裂后,张近东视察了PP体育北京分公司,并声称“未来2-3年,集团将全力推动苏宁体育实现IPO,成为不可动摇的行业领先者。” ”
一向表现缺钱、曾尝试购买一系列小众赛事“以小博大”的爱奇艺,也开始步入主赛道。标志性事件是获得2019-2020赛季西甲联赛独家转播权。此外,爱奇艺还选择深耕网球这个小众领域,并获得了2019年澳网系列赛的独家直播权。
此前,版权掌握在苏宁体育手中,版权期限为2015-2020赛季。但西甲认为苏宁体育的独家转播形式无助于西甲提升影响力,因此终止合同,并将2017年至2022年五个赛季的独家全媒体版权授予当代名城。后来版权被当代名城收购。心影体育转让给爱奇艺。
新鹰体育是上周期英超联赛的版权方。它输掉了这场烧钱的战争。失去英超版权后,迅速下滑,跌出了一线队。最新进展是,2018年8月,与爱奇艺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以“爱奇艺体育”品牌运营。
张先生是一名资深英超球迷,观看英超比赛已有10多年。 PP体育获得新影体育英超转播权后,张先生也购买了PP体育会员。虽然他不喜欢PP体育的解说,但“但他也没有选择。”
新鹰体育此前运营英超赛事,并推出“忠诚通行证”会员,以百元以下的价格打包出售单支球队38场联赛。然而,随着版权价格不断上涨,这种实惠的会员制早已不复存在。
张先生在英国留学时购买了天空体育会员。在他看来,后者的播出和评论质量要高于国内平台。 “解说很热情,能很好地烘托气氛,而且转播镜头的位置和国内的感觉不一样。”
从目前的版权格局来看,腾讯不太可能将篮球版权分配给阿里巴巴旗下的优酷。优酷可能对爱奇艺和新影体育的小生意不感兴趣。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就是PP体育。
苏宁体育一位员工告诉记者,PP体育和优酷其实是相互依存的。会员数量一直是PP体育的考核KPI。与优酷的合作,意味着多了一条引流渠道。
但双方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燃烧。 PP需要资金来维持体育版权运营,优酷需要内容来维持品牌形象和会员。
2018年夏天,优酷首次拿下世界杯直播权时,时任阿里文娱集团轮值总裁、优酷总裁杨卫东表示,优酷直播世界杯绝不是一时的风潮,却是阿里巴巴全面进军体育内容行业的起点。
“如果优酷没有长期的体育内容,去年花了那么多钱,感觉就像是在帮世界杯宣传。”一位从事体育版权运营的人士表示。
北京聚智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赵宇认为,体育和娱乐的变现方式不同。前者通过孵化几个爆款就能快速带来利润,而后者则是一场持续的战斗新英体育英超直播表,需要长期、大规模的投入。
为了解决这个悬而未决的局面,优酷体育并没有太多选择。毕竟,在体育领域,版权才是唯一的话语权。
此前,虎嗅报道称优酷与PP合并因苏宁突然提价而暂停,阿里巴巴无法接受。苏宁只拥有英超版权到2022年,优酷可能再等两年,直接花钱买版权,拒绝苏宁的“中间商赚差价”。
当被问及如果优酷未来成为英超唯一版权所有者是否会购买会员资格时,张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版权归谁所有?”
这样做的隐患是时间不等人。两年后新英体育英超直播表,还悬在半空中的优酷或许已经彻底落回地面了。
韩牧认为,目前其他领域的增长已经到了瓶颈,体育还处于早期阶段。许多增长和可能性是可见的,国家也大力支持这一领域。然而,体育版权的运营却非常复杂。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体育版权甚至是很多企业不应该涉足的领域。即使是大有实力的企业在进入体育版权领域也需要有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