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浩明 魏华
近日,来自中国足协的消息证实,中甲联赛2016年将由16队扩容至20队,中甲联赛将由16队扩容至2017年17队,2018年扩容至18队。未来三年年内,中超联赛将继续保持16支球队的规模。
为什么中甲、中乙扩军中国足球联赛扩军,而中超却停滞不前?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职业联赛的体系。一个好的职业联赛体系是一个正金字塔的形状。塔底的队伍数量应多于顶部的队伍数量。但目前三级联赛的球队数量为16支,因此应首先扩大第二、三级联赛。考虑到联赛的规模,巩固基础是必要的一步。
诚然,中超联赛提供的比赛质量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球迷的需求,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足球基础实力的提升,顶级联赛的扩容应该是必然趋势。
那么,中超联赛如果扩容,应该如何扩容呢?
目前,中超联赛共有16支球队,共进行30轮、共240场比赛。如果第一步扩大到18支球队,联赛将进行34轮,共306场比赛。额外的四轮比赛,在不考虑每周两场比赛的情况下,赛程将延长一个月。
近年来,中超联赛的赛程都是从3月初到10月底或11月初。如果工期延长一个月,大概至少要从2月底到11月底。这可行吗?
也许有人会说,五大联赛都是跨年举办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呢?单纯考虑时间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地理上看,中国南北横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比如11月底去广州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去哈尔滨、延边、长春,恐怕天气条件就不允许了。
仅看今年长春的气温变化,11月15日之后的最高气温一直保持在0摄氏度以下。即使是在更靠南的沉阳,11月20日之后最高气温也达到了0摄氏度以下。草坪上没有加热装置,这样的天气条件并不适合职业足球比赛。
当然,东北队最后时刻客场作战也是有办法的。但这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即使赛程能够勉强按照此安排,也会违背赛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初衷,从而损害整个联赛的利益。
那么,联赛跨度不大幅拉长,但每周双赛场数增加是否可行呢?
从赛程最密集的2015年广州恒大的整个比赛节奏来看,除去国际比赛日、亚冠比赛日和足协杯比赛,很难适应这四轮附加赛。以防提早从杯中淘汰。
事实上,跨年举行的英超和德甲赛季从8月到次年5月长达9个月。中超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8支球队的德甲联赛。 34轮联赛显然难度太大。
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对于任何一支球队来说,客场比赛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比欧洲联赛多,所需的恢复期也更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赛程比欧洲更加密集中国足球联赛扩军,就会造成球员过度疲劳。
因此,中超联赛如果扩招,还是要在延长联赛跨度上做文章。虽然上面的分析表明,由于自然原因,难度很大,但也不是不可能解决。例如,在寒冷的东北地区的主场安装草坪加热装置可以延长比赛周期,但这需要很大的投资。
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做出这样的投资,但军事扩张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目前中超联赛共有16支球队,每赛季30轮,共240场比赛。如果中超联赛扩大到18支球队,那么每个赛季将有34轮比赛,总比赛场数将达到306场。多踢4轮比赛中国足球联赛扩军,总比赛场数将增加66场,增长27.5%。
如果将整个联赛视为一揽子计划,无论是版权还是其他商业开发收入,都与比赛场数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以中超联赛的版权收入为例,如果每年15亿是目前240场比赛版权的公平价格,那么如果联赛扩大到18支球队,306场比赛的公平价格将高达19.125亿元。即使平均到每个俱乐部,收入也有显着的增长。
因此,虽然中超未来三年不会扩军,但在更远的未来,中甲、中乙完成扩容、建立金字塔结构后,一些客观困难有望得到解决在资本的推动和追逐利润的情况下。 ,扩充军队也就水到渠成了。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