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程实践教学标准:培养专业能力,推动篮球普及

(三)实训内容及课时分配 篮球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理论课程 学术课程 第一章 篮球概述 22 论文 第二章 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 2 第三章 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第四章中学篮球队训练工作技术第五章动作24章第六章进攻技术12章第七章防守技术6章第八章篮板4战术第九章攻防战术的基本配合28章第十章快攻与防守快攻4 第十一章 盯人防守战术与进攻型盯人防守战术 4 第十二章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4 能力 第十三章 篮球比赛 2 第十四章 篮球比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28 第十五章 组织与比赛篮球比赛编写工作 2 第十六章 篮球场维护与器材管理 合计 1256 流动性 2 考核 2 总学分 72 (四)本实践课程考核 计划 1、考核计划说明 根据体育系教学计划,一般篮球课程都会需要考试。考核分值比例:包括理论、技术、技能三部分。理论部分占40%,技术部分占40%,技能部分占10%,平时表现10%。考核内容及方式:理论部分采用笔试;考试技术部分采用技术评价与标准符合性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技术评价占50%,符合性占50%;技能3部分(考试及裁判工作能力及课外作业);正常学生出勤、课程问答和表现。二、篮球课考核内容、方式及评分标准 内容一:一分钟投篮 (一)考核方式:受试者在限制线外任意一点(距篮筐中心点五米)投篮如图所示然后抢篮板。在禁区线外射门,统计一分钟内的射门次数。

(要求:男生采用跳投,女生采用原地投篮) (二)技术考核标准【10分】 成绩 优秀 3 优秀 2 优秀 1 好 2 好 1 及格 不及格分数。优:动作连贯、协调、起跳快。 技术正确好:动作连贯、协调,跳跃快,技术正确。传球:动作基本连贯、协调,跳跃缓慢,技术基本正确。不及格:动作不连贯不协调、跳跃缓慢、技术不正确(3)达标标准〖10分〗男女分值内容2:半场运球、上篮(1)考核方式:科目站在端线外(篮板下),面向球场持球。测试开始,受试者运球到中线上篮后,再从另一侧运球到中线,再返回中线上篮。分数是根据时间计算的。 (要求:投篮失误篮球训练课内容,必须补上) (二)技术考核标准(技术考核标准及分数同上)【10分】 优秀:动作正确熟练,能左右手上篮,且一举击中。好:动作基本正确、熟练,一枪到位。 4及格:动作基本正确、熟练,但身体不够协调。失败:动作不正确、不熟练、不协调。 (3)符合标准【10分钟】(时间单位:秒) 男子分值:3030.53131。女性:3535.53636。内容三:行进中传球上篮(一)考核方式:考官持球站在端线外,老师喊“开始”即在罚球弧线内将球传给接球手,立即向前跑去接球篮球训练课内容,传给另一个罚球弧内的接球手,然后继续向前跑去接球上篮。有两次往返和四次射击要完成。 ,没有失误,带球跑过中圈,射门四次,至少射中两次,否则不计得分。

老师喊一声“开始”,同时开始计时,到最后一次上篮时停止计时。 (二)技术评价标准(技术评价标准及分数同上) 〖10分〗优秀:动作连贯、正确、熟练,能双手上篮、一杆射门。好:动作基本连贯、正确、熟练,能双手上篮、一杆投篮。及格:动作基本连贯、正确,但不够熟练,身体不够协调,出现失误。失败:动作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失误,投篮次数少于2次。 (三)达标标准【10分】(场地要求:4×28m传接球)(时间单位:秒) 分:男 1313.51414.51515.51616.51718 女 15.51616.51717.51818.51919.520 内容四:突破上篮 (一)考核方法:测试者站在端线之外。老师喊“开始”并将球传给罚球弧线的接球手。然后他跑到罚球线延长线上的障碍物处接球突破。篮下得分后,他传球到弧顶。球员们接对方球突破,来回两次,最终四次射门。老师喊“开始”,5点钟开始计时。最后一次上篮让时钟停止。 (二)技术评价标准(技术评价标准及分数同上) 〖10分〗优秀:动作连贯、正确、熟练,能双手上篮、一杆射门。好:动作基本连贯、正确、熟练,能双手上篮、一杆投篮。及格:动作基本连贯、正确,但不够熟练,身体不够协调,出现失误。失败:动作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失误,投篮次数少于2次。

(3)符合标准〖10分钟〗(场地要求:半场)(时间单位:秒)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男 18 18.5 18 19.5 20 21 22 23 24 25 女 21 21.5 22 22.5 23 23.5 24 25 26 27 内容五:半场“3×3”比赛 (1)考核方式:比赛时间为4分钟:进攻2分钟,防守2分钟。根据需要进行基本的战术协调。每轮攻防回合均从中场开始:攻防交换2分钟。 (二)评分标准〖20分〗 评分标准:进攻10分,防守10分。进攻:主动配合意识:2分;应用效果:2分;申请时间:1分。防御:主动配合意识:2分;应用效果:2分;报考时机:1分 (5)导师要求 要求教师德才兼备篮球训练课内容,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具有篮球运动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统一的鲜明特点,具有掌握篮球运动基本知识的能力。具有篮球理论和技术、技巧,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对篮球课程进行一定的教学和研究。 (6)实践教学条件:地点、环境、条件、说明(训练环境和训练设备要求等)。

6 教学地点为学校篮球场;学生上课时必须穿运动服和篮球鞋,不携带手机,摘掉所有首饰和眼镜;不允许踢篮球或坐在篮球上。 (7)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议是根据篮球教学的需要和教学过程提出的。应采用讲授法、完整法、分解法等教学方法;对于篮球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附录(包括其他参考教材或编写依据及解释、编者等) 参考教材:王家宏主编。 “球类运动-篮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书:1.孙敏芝主编。现代篮球高级课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2.孙敏芝主编。球类运动 - 篮球(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国家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篮球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2月4日。主编韩志东等. 《篮球技术实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12月5.主编王美珍等。 《篮球组合技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编写: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球类教研室-李敬泽。


上一条:范文:20xx 年迎新杯篮球赛活动策划方案

下一条:2017 年 NBA 常规赛休斯顿火箭对阵夏洛特黄蜂:空中对决,谁能笑到最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