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
列表
年度教师
年度最佳校长
金一男 杭州学军小学 教育集团云栖小学
年度校长
姜平 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年度学校
杭州市荆州小学
年度教师
刘慧芬,杭州市宝珠楼实验学校高级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西湖区项目式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初级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网络名师优秀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优秀教师。在《汉语建设》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选点》《还原》《比较》——文本微解读有效路径实例》等多篇论文。带领宝珠楼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6月出版专著《追求高质量的语文项目式学习》。
学习清晰
保俶塔实验学校一直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注重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几年来,教研组组长刘惠芬老师带领保俶塔实验学校语文组不断进行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该实践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具体方向,强调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探索和创造的综合实践学习,既是知识学习的认知实践,更是自我建构的教育实践。
实践上的突破
刘老师对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推进做了总体框架,并探索了按体裁进行分类,总结了各个分类的实践,形成了保俶塔实验学校中文组的主题式学习经验。中文组各成员选取了各自最具代表性的优质项目式学习案例进行迭代改进。刘老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优秀案例进行归类,提炼出范式,形成了保俶中文主题式学习的实践经验。
创新收获
语文项目式学习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且通过知识获取与生活应用、问题解决与实践创新的不断双向互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宝石语文教研组被评为2021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组。三年来,语文教师成长喜人,组内教师的项目式案例、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区级以上综合荣誉、论文获奖及刊物、项目成果奖,在全国及全省影响深远。
年度最佳校长
杭州学军小学教师金一楠,十余年执教一线班主任工作经验,是杭州市新锐教师、杭州市教育改革创新年度班主任、杭州市思想政治教育标兵、西湖区优秀班主任、西湖区优秀教师。曾获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项论文、研究成果获市、区级一等奖,其撰写的“爷爷奶奶式”主题家访故事获浙江省优秀家访案例一等奖。
创新管理机制让班级“有序团结”
金老师认为,在班级成立初期,为学生营造有序、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此,金老师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石榴”作为主题元素,推动班级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例如:收集全班同学照片的《石榴全家福》、展示学生作品的《硕果累累的石榴园》、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石榴公约》。同时,金老师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定期举办“大石榴家长学校”,针对家长的困惑,由班主任或资深专家组成导师团进行专业指导,达到家校共育的效果。在金老师的努力下,整个班级的凝聚力逐渐增强。
创新人格培养 让班级“和而不同”
金老师一直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为“和而不同”的班级氛围最有活力。正如每颗石榴籽都有自己的形状,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金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金老师通过“自我探索系列微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我接纳系列心育课”帮助学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金老师还结合学校的各类德育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足球赛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创新公益实践,让班级“滋养他人”
金老师热心教育公益事业,曾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新疆阿克苏地区任教。同时,金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回馈。面对班上相对弱势的孩子,金老师提出成立“帮扶小组”和“小主人制”,形成互助进步的班级氛围。金老师鼓励班上学生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为学校生态池改造建言献策;金老师还引导学生有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和公益精神。在金老师的带领和家长的支持下,学生们会定期参加“保护西湖野生鸳鸯”活动,维护城市生态;还积极组织学生为山区孩子捐款捐物,为教育、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年度校长
姜萍,浙江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优秀实验教师,浙江省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长三角名校长培养人选,杭州市首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杭州市第十三届党委代表,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特聘行业导师,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总裁。
作为集团校长,姜萍老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全体教师不断擦亮求是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求是”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规划指引:实现集团化学校管理迭代升级
作为国内首家公立基础教育集团,为实现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求是优质教育的目标,求是于2021年开启跨区域合作办学新篇章,成功开办富阳区富春第九小学,实现集团学校管理3.0版本迭代升级。2023年,集团在蒋校长的带领下,陆续与淳安、天台等地小学结成教学共同体,促进教育繁荣,为教育公平贡献求是力量。
开拓创新:继续为优质教育发声
她主持的“共同富裕背景下集团化办学机制突破与模式创新研究”项目成功获批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成为区首个重大项目,中期研究成果在《教育家》杂志举办的论坛上公开发表交流。她主持的少儿科学院项目成为省级重点规划项目,其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度浙江省优秀成果一等奖,相关专著正式出版。蒋校长带领集团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努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求真务实的解决方案。
辐射与引领:提供团体教育的典范
作为浙江大学附属小学,学校大力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师生成长平台,汇聚力量。由两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学者等组成的求是科学院导师团每月来校与学生交流,求是大讲堂为教师成长提供指导,形成了具有求是特色的“立体式”教育生态。近年来,学校成功承办两届全国性集团办学研讨会,蒋校长代表集团作《求是的几个标准》等主题论坛,集团办学求是经验传遍全国。2023年,学校成功举办教育部重点项目推进会暨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充分展现了集团办学“求是之道”。
年度学校
杭州市荆州小学于1999年建成开学,是杭州求是教育集团连锁办学过程中开办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原名为“荆州路小学”、“杭州求是小学荆州路校区”、“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求是(荆州)小学”。2013年因集团办学机制调整,学校成为新的家长学校,更名为杭州市荆州小学。2013年7月,学校与周浦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2019年8月,新校区荆州第二小学建成开学。
近年来,学校秉承“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校风,培养“阳光、博雅、睿智”的竞争型学生。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环境友好试点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篮球特色学校、浙江省现代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浙江省示范教师发展学校、浙江省“巾帼文明岗”、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杭州市近视防控特色学校、杭州市科技特色学校、杭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均衡化、最大化和普及化。
杭州荆州小学秉承“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校风,培养“阳光、博学、睿智”的荆州学生。近年来,学校通过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依托“行走课堂”杭州西湖区招足球教师,开创实践育人新形态。“行走课堂”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依托,以实践特色为抓手,进行学科教学微加工、微创新,开展学科实践项目,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形成“互助、合作、共享、共赢”的学校发展形态。
改变学习方式,创造“现场”学习
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把学习的场所从课堂转移到现实。突破原有的学习模式,在“现场”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突出学科实践性杭州西湖区招足球教师,体现生活学科性,让学生在“走动”中学习。统筹学科特点、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学生需求等相关因素,开发以实践活动为特征的学科项目。
探索学科特色,开展“实”项目
化整为零,合零为整,发掘学科实践特色,梳理各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特点,凸显学科特色和实践性,形成一批可操作性强的学科实践项目。化整为零,把学生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学科的实践项目中,统筹规划学生个体成长,确保学科项目覆盖学生综合能力的各个维度,能契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追求“个性化”成长
尊重学生学习的起点和个性特点,在生活中学习,将学习与有趣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科学习体系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的实践性、个性化。在行走课堂中,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有更多的实践示范机会,学习更加主动,快乐学习,突破自我,提高综合素养,成为心胸宽广、睿智阳光的学生。
整合学校活动,打造“集群”品牌
将学科项目与学校传统节庆活动相结合,将学科特色渗透到活动中,融入学科活动,为教师开展学科实践项目提供参考资料,为学生应用理念提供舞台,为学校打造“集群式”项目品牌。从学科专业特色出发,注重项目整体性,整合学科特色、校本活动、周边资源,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教育科研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杭州西湖区招足球教师,把教育科研根植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创新。教育科研赋能教师改革创新教育,赋能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赋能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西湖教育高质量发展。
像获奖的老师和学校
来源 | 区教育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