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班班有球队,人人会踢球,打造足球特色校园

三年来,中欧网“足球进校园”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为推动校园足球进一步升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11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足球上升到“国策”层面。社会“动员”与“支持”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足球得到身心发展,2018年4月28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少儿足球专项基金、清华大学主办。 2017-2018年全国百所学校“健康运动·快乐足球”公益活动——班级足球联赛启动,由附属小学昌平学校主办,中欧网(北京)足球培训中心赞助校园足球升至国策,北京百卓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旺旺集团签约仪式暨交流会在清华大学附属昌平学校操场拉开帷幕。 《教育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校园足球升至国策,到场嘉宾包括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建国,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部等教育、体育界相关部门负责人。足协,以及北京清华大学、山东滨州、湖北武汉、内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安源、萍乡等高校、教育局或学校代表

大家观看了第四届“马约翰杯”田径赛入场仪式和清华大学昌平学校班级足球联赛开幕式,并听取了清华大学昌平学校班级联赛介绍。随后校园足球升至国策,滨州、武汉等地教育局也分享了开展班级联赛的经验。足球不仅能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和自信,更能展现团队精神和个性。除了启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开幕式和足球场器材捐赠仪式外,主办方还举办了足球文化征集活动(队旗、日记、口号)和“4+1”校际联赛、班级活动。联赛经验交流会。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毅在会上致辞。清华大学附属昌平学校校长刘建伟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体育产业对于普及体育理念、传播体育文化、发展新兴体育业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运动会不是为了观赏,只是为了参与,但却可以发挥到极致,做到人人都能踢球、班组有队、男女都可以一起踢球,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和社会,通过这个过程筛选出没有前途的苗子。班级联赛:校园足球逐渐流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素养发展中心主任梁英章在致辞中指出:学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一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成立了足球联赛。校园足球已经上升到“国策”的层面。记者 宋亮 陈健 万方数据


上一条:校园足球兴趣小组实施方案:推进足球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下一条:2024 赛季女超联赛球队地理:长春大众卓越女足,位置最北兼最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