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大足球成功秘诀:巨额投资与金元时代的中国职业足球发展

千万补贴无助于职业足球杯

2015赛季,青岛职业俱乐部包括中甲联赛的青岛中能、青岛海牛,中乙联赛的金阳队,五人制球队的西海队。距离成为“足球名城”还有中超、女超的差距。

经过21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职业足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有钱人的游戏”。动辄上亿元起步的中超“年费”,让很多中小俱乐部难以承受。成都、深圳等俱乐部降级后未能恢复元气。 “足球之城”大连两年内就失去了两支中超球队。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

例如,2014年参加中甲联赛的中能和海牛两家具乐部也面临着财务问题。虽然以制造业、体育文化产业、新能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中能仍是中超联赛的强势投资方,但无论是冲进中超还是在中超立足,中能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未来联赛。困难。作为一支新球队,海牛依靠巨额投资在2013赛季晋级甲级联赛。然而,2014年中甲首个赛季,投资者受到房地产行业低迷的影响,导致俱乐部后半赛季业绩大幅下滑。

对于这一点,《关于加强青岛“足球名城”建设的意见》中有这样的表述,“鉴于目前青岛职业足球俱乐部综合实力不强的情况,青岛市将在各级职业足球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自2011年青岛中能参加中超联赛以来,青岛市政府已提供了10项财政支持。连续三年每年向中能提供万元。此外,还帮助俱乐部举办了“青岛企业家支持青岛职业足球发展论坛”会议,争取赞助。

从全国范围来看,1000万元既不是地方政府对职业俱乐部财政支持的最大金额,也不是最小金额。从实际来看,如果想进入亿元起家的中超联赛,每年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实在是杯水车薪。更重要的是,职业足球俱乐部想要发展,最终只能“靠市场”,而不能“靠市长”。

讨论股份制改革,埃瓦尔或为榜样

虽然俱乐部作为一个外来词,是一种以会员制为主的组织体系,但从职业足球在中国诞生的那一天起,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就和公司制非常相似,国外也是如此。因此,俱乐部的管理类似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就像恒大涉足足球之后,不懂足球的许家印可以自豪地说,“中国足球有经验,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做好?”

因此,无论恒大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功还是过,至少恒大在经营“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业务上是成功的。恒大的成功靠的是大声花钱、创造好成绩、吸引政府和球迷的关注。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中小型俱乐部所无法企及的。中小型俱乐部或者中小企业想要生存,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经营之道。

2013赛季从中超降级至中甲后,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副主席于涛在本报组织的座谈会上坦言,“从目前中国职业联赛的发展来看,即使如果中能一年内重返中超,可能不太可能。”立足也很难,所以探索股份制改革应该是俱乐部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2年12月,海牛俱乐部成立时,投资人、俱乐部主席于忠润也表示,俱乐部今后无论是转让还是实施股份制改革,都将保留“海牛”二字。

不难看出,青岛两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在未来的计划中都有股份制改革的想法。

日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股份制俱乐部恐怕就是西甲的埃瓦尔了。这家小俱乐部在世界各地球迷的帮助下,通过众筹获得了参加西甲联赛的机会。这种极端的做法是埃瓦尔的最后手段,但也体现了俱乐部非常规的经营理念。虽然中能和海牛不能走同样的模式,但这也是未来实现股份制改革的一种思路和方向。

发扬青训优势,造就源源不断的人才

要吸引外部资本参与,实现股份制,股东必须看到回报点,这也要求俱乐部在自身建设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有着良好足球传统的青岛,人才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至此,中能和海牛俱乐部都有明确的认识和相应的措施。就连新成立的青岛金阳俱乐部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将梯队派往海外训练的计划。

过去,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指的是梯队建设。即便是中国足协要求的第四、第五梯队,一些职业俱乐部也做不到。著名足球评论员金山曾指出,“很多俱乐部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多少年,谁会花大力气打造梯队呢?”至此,青岛的职业俱乐部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如今会员制足球俱乐部,由于竞争压力太大,各个俱乐部纷纷将覆盖范围扩大到校园。

2013年,中能和海牛夏令营在天台体育场外相邻的两个场地同时开营。此前,两家具乐部还与青岛多所中小学签署了培养协议,将其纳入后备人才范围。 2012年会员制足球俱乐部,中能俱乐部与李沧区教育体育局及各学校签署了《李沧区校园足球推广合作协议》,为李沧区36所学校797个班共计33891人进行了足球课。

《足球》报11月24日这样描述青岛中能的青训工作,“青岛中能俱乐部已经悄然为所有职业俱乐部树立了好榜样。在恒大会员制足球俱乐部,我还在沉醉于其足校的招生人数如何。”达到1万人,青岛中能校园足球签约学生有6万余人,其U9至U13球队分为单年龄段。这是很多俱乐部无法企及的,至少在校园足球和青训体系方面,青岛中能已经走在了前列。”

不久前,中能还完成了梯队教练员的竞争。 50余名教练员参加了比赛,在面试、答辩、实践教学等方面各展所长。最终确定了7个梯队、10支校园足球精英队共34个名额的角逐。最终,带领青岛队夺得今年省运会男足冠军的张全利出任U18梯队主教练。岛城足球青训专家蔡军出任U13梯队主教练。其他32个位置也都到了各自的头上。

效仿“欧洲黑店”,将玩家变成商品

在成熟的职业联赛中,门票、电视转播、俱乐部商品销售、转会费和赞助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校园足球和梯队建设只能实现人才方面的自给自足,那就效仿波尔图、乌迪内斯等俱乐部,低价收购,培养两次,然后高价出售,实现运营俱乐部的。这也是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足球俱乐部的生存之道之一。

以乌迪内斯为例。这座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小镇,常住人口只有10万左右。自1995年起,19年11次闯入欧洲赛场,彻底告别以往升降级的命运,依靠著名的“乌迪内斯模式”。基于广泛的球探网络、持续的球队规划、精准的人才选拔这三点,波佐家族长期以来依靠低价购买球员,利用球员的天赋在球场上取得成绩,然后支付高价收购球员。几年后。出售以获取利润。近10年来,乌迪内斯的球探网络遍布全球,到处都是他们熟悉的俱乐部和经纪人,他们的转会总收入已经超过2亿英镑。被称为“欧洲黑店”的波尔图,经营方式也基本相同。

此时,转变观念很重要。在中能俱乐部的历史上,关于球员转会,最常遇到的词就是“留用”。 “保留”从情感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但从专业角度来看,却不可取。转会是职业足坛的正常操作。有钱的俱乐部需要人,中小俱乐部会按照市场规律培育奢侈品。这是一个逻辑节奏。一手打造中超上海东亚俱乐部的徐根宝,不仅前两年通过出售张琳芃等人来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甚至到时候将整个俱乐部转让给上港集团。 。据报道,徐根宝已经有了再建一支东亚队的计划,而他迄今为止所得到的一切不仅是10年投资的回报,也是重新出发所必需的资金保障。

乌迪内斯和东亚都为中小俱乐部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模式:把球员变成商品。文字/图片


上一条:陕西联合足球俱乐部调整会员体系,新增菁英会员并合并青年联盟与mini会员

下一条:2024-2025赛季英超联赛周薪最高球员排行榜:德布劳内领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