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极致速度和社会发展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让“书与车同轨”成为全球趋势。但反过来看,也正是通讯方式的进化,让平流层更容易相互发展。比如,喜欢说当地方言的人也有机会结成社群,聚在一起取暖。
那么,上海话还有复兴的机会吗?
我们找到了一些擅长讲上海话、以上海话为核心创作力量的网红,以系列故事的形式走进了上海网红的世界。
“哎,翻译成上海话就是‘他居然说他傻’。”
“易刀,易刚!”
2022年7月,一段10岁上海女孩科拉和妈妈的上海话短视频走红网络。
科拉穿着卡通T恤,彬彬有礼地说着上海话,脸颊红润地吃着冰淇淋。地道的上海话发音和Cora可爱俏皮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让这段视频被无数网友点赞转发,几天之内浏览量就破百万。
可爱的科拉粉丝无数,评论区有人开始提问:“222用上海话怎么说?”
就这样,随着事态的发展,科拉被拍了一个又一个的视频,《上海女孩说上海话》系列节目诞生了,粉丝数量不断增长。
我们通过视频账号后台留言联系了科拉的母亲。
Cora的上海话视频是怎么来的?
生活中的科拉是什么样的?
Cora的妈妈会让女儿走上流量变现的路吗?
学校对科拉的视频有何看法?
带着诸多疑问,我们一下子陷入了一个11岁女孩丰富多彩、异想天开的世界。
一
周末我去爷爷奶奶家吃午饭。红烧鲳鱼、糖醋排骨、椒盐虾……满满一桌子的菜品,都是柯拉的最爱。
席间,科拉的父亲问女儿:“你知道皮皮虾用上海话怎么说吗?”
科拉的眼睛在转动。上海话十级考试没有这道题,她的杯子都快烧了。
一旁的科拉妈妈开始在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搜索,却怎么也说不出答案:“哦!是不是叫……”科拉爸爸笑道,“阿拉早就叫柴思夏了。”
随时随地开始的词汇游戏让Cora逐渐成为上海话的“专家”。起初,和大多数新一代上海女孩一样,她只习惯在上学时说普通话。科拉的爷爷是个老派陈正昊 篮球,一再告诫儿媳妇:“小家伙,至少回家后别说普通话,练上海话吧。我们来谈谈吧。”
“我以为和女儿说上海话很正常,没想到我发的视频突然火了陈正昊 篮球,可能是我们运气好。特别是视频拍完后,很多家长留言说,‘科拉上海话’。” ’这门课教得很好,我的孩子们真的很想学,这让我们感觉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小目标,”科拉的母亲说。
通过视频账号、小红书、抖音,科拉在网上拥有近40万粉丝。有一段时间,周围的人经常对科拉的妈妈说:“哦,我又看到你女儿的视频了!”
“随着关注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下一期我们要做什么?之前是有一点压力,感觉是被推着走的。”科拉的母亲对内容创作感到焦虑,“这就像打开一个盲盒,我也不知道。突然,某处的一篇作品疯传了。”
今年3月,在一个关于“上海话‘加门香’是什么意思?”的视频中Cora用中英文进行了一场搞笑的讲座,观看次数超过150万次,转发超过33,000次,点赞超过14,000次。
“一开始我在乎粉丝数,后来就不在乎了,内容更重要。”经历了一波流量高峰后,Cora的妈妈开始懂得如何冷静下来。 “以上海话为卖点的短视频圈也很受欢迎,你别太当真就好了。”
哪里有流量,人们就会跟风。科拉走红后不久,模仿者就出现了,甚至以她的短视频为模板。开场白还有一位妈妈说:“哎,我去问问农吧!”
刚看到一两个模仿者,科拉的妈妈就感到很不舒服:“嘿,让我问问农!”这是我和女儿每天开始聊天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风格,这些模仿者利用我们作为收割流量的工具,人们总会对这种关系模式感到冒犯。一方面,它不是专利,不容易维权;更重要的是,至少大家都在做上海话的推广,那么心态就会平静很多。”
有一次,她妈妈问科拉用上海话怎么说“票”。
科拉形象地说,“就像青铜社的刚一样,我今天运气不好,被罚了一张票,国王怎么可能强?刚霸农听着,我现在运气不好,被抄了一张票。” ”
“哦,老克勒!”屏幕外的母亲哈哈大笑,一只手伸进屏幕,与女儿击掌。
每次拍视频,母女俩都会准备一个简单的剧本:“还是需要有点戏剧性,设置一些悬念,比如一个大转折,或者一个恍然大悟。科拉很善于理解我的观点,所以我们母女俩合作得很好。”我们彼此和谐相处。其实我们平时在家里都会聊彼此,视频里也基本维持着那种状态。”
有人质疑制作视频会不会占用孩子过多的业余时间,甚至影响学习?
平时低调的科拉妈妈在自己的视频账号上亲自回应了此事。大部分视频拍摄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完成,简单的视频从拍摄到剪辑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
至于那天拍不拍,全看“顾先生”(科拉妈妈对女儿的“尊称”)今天的心情。
拥有幼儿教育背景的科拉妈妈很理解女儿:“如果视频拍了好几次,孩子们会不耐烦,看起来很假。有时候我和她一起看剧本,一个镜头就结束了,而且她的状态特别好。 ”
总而言之,科拉在镜头前和生活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放松感。拍摄短视频的过程简单、轻量,效果也不错。感觉就像“上帝赐予我食物”。
“我们家气氛很轻松,所以她一直都有点显眼,人都疯了,场合越大,她就越大方。”科拉的妈妈说道。
古灵精怪,会写字,会“跳舞”,有人称她为“宝藏女孩”,这也引来严厉的评论,比如纠正上海话发音的“洋泾浜警察”;不时有人抱怨她用筷子的手势。 ,告诉她改变它;还有人说她“太老了”,“看起来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
科拉的父母有时看到会很生气,尤其是她的父亲:“你为什么对孩子这么严厉?”
相反,是科拉建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去回复别人的群?我要和你们结界?”
随后,科拉和妈妈甚至专门制作了一段视频,回应网友的“关心”。
Cora笑着对镜头说:“没关系,我已经有妈妈了,谢谢大家!”妈妈哭笑不得:“你的态度还是比我好。”
二
她的妈妈表示,科拉之所以成为“社交牛显眼包”,一半来自于宽松的家庭氛围,另一半则来自于学校里的教育和塑造。
9月份刚满11岁的科拉现在是上海私立协和双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
上午10点50分,科拉和同学们提着书本和笔盒,三三两两地走过校园的走廊。上午第四节课是“汉语步行课”。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Cora被安排在“坤智班”。
教室里,三张小桌子拼成一张大方桌,二十个孩子围坐在桌子周围。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语文老师刘欣艳也是科拉的班主任。今天的文言小课是关于《子府守玉》的,一个关于诚信和美德的故事。
讲座开始前,她指着标题问学生:“主角子寒得到了一块玉石吗?”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有些人说他们明白了,但科拉说没有。
在刘老师看来,答案只有一个,但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言,老师也能听到他们不同的答案和观点。
抄写、朗读,小教室时而安静,时而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课堂教学时,刘老师会有意识地要求每个孩子站起来回答。有的同龄男孩发育较晚,个子小,接听声音不如女孩大。刘老师会鼓励他们大声说话。
在刘老师眼里,已经教了五年书的Cora是一个非常开朗、自信的女孩:“她的笑容特别神奇,她是我们的治愈天使。”
刘老师表示,科拉的突然走红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校园生活中有很多任务需要团队合作。Cora性格外向,有领导能力,认真有组织,始终扮演团队的核心角色。孩子们也愿意靠近她,和她一起完成任务。”
成为小网红后,Cora在刘老师眼中一点也没变,“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娇生惯养、嚣张的孩子,在学校里从不主动谈论自己的事情,非常低调” ”。
午休时间,科拉和同学跑到食堂,很快吃完饭,递上盘子;他们又消失了,大家只好争分夺秒地去操场玩。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就是孩子们的出院时间。
科拉去器材室借了一个篮球,一群男生跟着她。他们在篮球场上没有浪费一秒钟,一场比赛激情地开始了。
男孩称科拉为“小女孩”,拒绝和她一起玩,但她不服,坚持要和男孩比赛。尽管她是场上唯一的女孩,但她的对手并不打算让科拉失望。当科拉跑不过男孩时,她会本能地发出高分贝的尖叫声,无论是对对手造成物理伤害还是增强自己。
那天值班的刘老师正好在操场上巡逻。当他看到科拉进行音波攻击时,不禁笑道:“我们科拉的输出完全靠咆哮。”
操场上挤满了欢蹦乱跳的孩子,一年级的孩子也出来玩标语。刘老师回忆说:“科拉刚来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牙齿还在掉。”
她的父亲是一名篮球迷,从小就向科拉灌输体育精神。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请老师教她打篮球。本来是为了让她长高,结果经过练习,她居然进了校篮球队。
中午,阳光灿烂。她与男孩们战斗,独自冲锋上篮。几个回合下来,科拉的脸涨得通红,头发上都沾满了汗水。她的样子与视频中跳舞的仙女完全不同。风。
新学期的全导师活动中,Cora没有被分配到自己的小组,但刘老师还是暗自关心Cora的学期愿望。
“当我看到她写下‘我希望我能更有耐心’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她是一个反应很快的孩子,和同学相处时很直率,有时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但这就是性格。”让一个孩子大人忍耐已经很不容易了,她才十岁的孩子就能这么懂事,我感到很伤心。”
在协和,老师们从不与同学谈论Cora的视频——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个性发展是这所学校老师的共识。
英语老师顾杰一开始并不知道Cora成为了网红,“一个大学同学告诉我,她是Cora的粉丝,还问她是不是我的学生。我说,是的,她是我的小助理。” ”
在顾老师看来,她更关心的是科拉能否适应处于话题中心的现实。 “每个老师都认识科拉,这有好有坏。一方面,老师很容易记住她,但孩子们会觉得她是话题的中心。” ,他们也很好,为什么老师看不到呢。所以对于科拉来说,平衡好这段关系,不要太尖锐,但孩子的性格就是,‘我明明可以做到,为什么要假装不知道呢?’”
制作短视频本来只是一个游戏,但Cora却在不经意间进入了一个无限的世界,她被各种各样的人注视着,甚至盯着她。这让科拉的母亲很担心。
顾老师开导科拉妈妈,“其实,我们迟早会遇到的,所以不用太担心。我希望Cora能够做真实的自己,让她明白,只要她在生活中真诚地愿意帮助别人,并且和她扮演的人一样,那么大家就会更喜欢她。”
科拉在网络上的走红甚至“惊动”了校长杜凌。一次又一次,朋友们给她发了科拉的视频,她从校服就能看出这不是她学校的孩子。
“我觉得科拉成为网红是件好事,自然会发生。未成年人拍摄短视频的现象是不可逆转的,不能一刀切,关键是不要过度利用。所有的视频我看到Cora是和她母亲的对话,由她的监护人共同完成,孩子的价值观还在形成中,如果母亲不功利,孩子就会受到很好的影响。有幽默感,也体现了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都是正能量,让我很放心。”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杜校长认为:“既然能产生科拉,也会出现数理化、美术都优秀的孩子。但现在科拉成了网红,更容易被人们看到。”它。”
杜校长表示,“对于科拉视频这样的事情陈正昊 篮球,我认为学校需要做的不是过多关注,而是在幕后默默支持。”
前段时间,Cora回来告诉妈妈,校长看到了她的视频,对她说:“嘿,Nong的上海话真好!”科拉的母亲听到这句话,心都沉了下去。
三
“科拉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多麻烦。她上的课不是抽签的,而是要面试的。她爸爸早上5点就去早教机构排队,因为概率那时候考早教的欲望很高,每天都在外面学习,但是进入协和大学,路就清晰了,可以放下一些东西,不必再坚持。两端。”科拉的妈妈说道。
每个周末,除了篮球课,科拉还上德语课。其他时候,科拉的母亲更喜欢带孩子们到外面去看更多的东西、玩更多的东西。
“双11”是上海久事男篮的主场比赛。上午的篮球课结束后,一家三口就去上海体育场报到并观看了下午的比赛。
上海体育场上空悬挂着姚明、刘伟、张文琪的退役球衣,以及2001-2002赛季上海男篮的冠军旗帜。
看着上海篮球昔日的辉煌,科拉的父亲有些感慨:“我是在卢湾体育场见证上海男篮夺冠的,今天带科拉去体验万体中心的主场氛围,一种传承!”
因为朋友的推荐,科拉在男篮更衣室外成功“追”到了上海男篮的冠军教练李秋平。难得见到体育明星,科拉有些紧张。她拿出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校服球衣,让李主任签字。
李教练摸着科拉的头,高兴地在球衣上签名,并询问科拉的训练情况。爸爸说,每周训练三次,科拉补充道,“是的,两次、四次、六次。”李主任点点头,“参加集体项目很好,比练习个人项目要好。”
第一次见面,聊天的气氛并不活跃。这和大家都说上海话有很大关系。李导称赞Cora说上海话很好:“说上海话确实需要气氛,我平时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孙女,现在她不会说上海话,父母还要花钱送她去。”她出去学上海话。” ”李秋平说道。
在球场边,一家人还见到了资深篮球解说员、前中国男篮队员陈正浩。看到科拉,陈正浩就觉得眼熟,“你就是那个拍上海视频的小女孩吧?”
陈正浩说,最令他自豪的是,他的两个女儿出生在新加坡,并且学会了上海话。 “我从小就被要求在家说上海话,现在我二十多岁了,我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了。”
Cora的上海话视频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反馈,这让Cora的妈妈非常高兴。自从女儿的视频越来越受到关注后,她在选择话题上也越来越谨慎,而扑面而来的商机和合作也让科拉的妈妈认真回答选择题。
“确实有一些商家来洽谈合作,但我们不在视频号上做广告,我们只在小红书上做一些视频,比如儿童学习相关用品。”
对于自媒体的运营,Cora妈妈并没有过多考虑商业。 “当然,现在的主要焦点是学习。我们都有赚钱的能力,没必要拿孩子当摇钱树。自媒体只是她的一种。社会实践。我的主要想法是,如果这个数字不错,可能会对她以后申请学校有帮助。我经常告诉Cora,你要不断提高自己,不要成为绣花枕头,这样你就不会害怕被模仿。 ,即使有一天它不再在网上流行也没关系。”
说着上海话,读着英语,炫耀着偶像的舞蹈,小女孩一天天长大,她也开始想要展现更多自己的观点。 “每次都是‘嘿,我问农’,这并不新鲜。现在我在上海拍摄。”如果你明天想拍视频博客和跳舞,我有很多才华可以展示!”
周围的朋友告诉科拉的母亲,科拉适合从事文学艺术事业;科拉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我想成为一名以事业为导向的精英,像女人一样,像律师一样,头脑清醒、冷静。我也非常喜欢侦探。职业,每次看侦探小说,我都会一步步猜测、解开谜团。”
在上海体育场,人们不时认出科拉。她总是带着她标志性的笑容,有点害羞,又有点骄傲。
男篮主场的气氛非常好。主持人用上海话将现场气氛炒热,“上海男篮,模范!”
这一晚,虽然最终输给了北控男篮,但得到华文班几乎所有新生支持的上海男篮,依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科拉坐在观众席上,跟着观众的节奏,小手都红了。
回家的车上,科拉抱着一个与上海男篮有关的枕头,兴奋地对父母说:“明天你们可以来看我的篮球比赛。”
上期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
《G胜东:我不怕“洋泾浜”警察》